('
他的表外甥,果然没让他失望,给他们家送了二十台,每次稻田下秧的时候,他都要和爱人亲自下地干活。
不为别的,只要有这些机器人,十亩地耕种加栽秧,一个上午就搞定了。
袁天辰对韩靖言、袁亦松和梁永祥说:“舅舅、表舅、阿言,一会儿我去机房,你们就把这些布揭开。”
今天是个好日子,袁亦松还特地请来的记者,记录下今天的盛世,然后再通过媒体告诉,天青国的百姓,随着袁氏家族的回归,大家又能吃到平价放心粮了。
袁天辰走进了机房,在摄像机的拍摄下,袁亦松、梁永祥和韩靖言,揭开了机器人的神秘面纱,随着电机房里的开关啓动,十台一米来高的小机器人,随着底部履带排轮的运转,直接下到了田里。
在旁观摩的人,惊讶的看着这小机器人,两个手臂变成两个犁头,犁头埋进水里,随着机器人前行,几个来回之间,一亩水田就耕耘好。
袁亦松和梁永祥,分别把一筐子秧苗,装进机器人脑袋上的大盒子里,机器人又重新回到田里,随着手臂上犁头的转换,变成了两个抓取钳子。
从脑袋上的盒子里,抓取秧苗再埋进土里,随着履带排轮的运行速度加快,仅仅半个小时,一亩地的秧苗就栽好了。
钟正康宋修河他们,看着如此快捷便利的操作,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如果以后的农田种植,都用机器人操作,农民再也不用整天在地里忙碌了。
不仅效率加快了,农民也有时间开展,第二産业甚至第三産业,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国家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
在十个智能耕种机器人的操作下,方圆十亩稻田,居然在半个小时里同时完工。
七月十一日,袁亦松带着袁天辰,和这几个股东,去看了新建成的办公楼,就在韩氏集团办公楼旁边,同样是二十层高的办公楼,代表着两大集团并立。
窗明几净的办公区域,最先进的智能办公设备,像五星级餐厅一样的员工食堂,还有悬挂在办公楼门口,尚未揭面的招牌,要等到八月一日那天,正式挂牌剪彩。
韩家泰原本不是袁氏集团的股东,但是他的小儿子却占了这个名头,再过两个多月,袁亦松的小外甥,就是他的儿婿了。
虽然今天还不是他们公司开张的日子,他这老丈人好歹要去瞧瞧,很快袁天辰就要正式管他叫爸爸了,一向严肃惯了的人,也乐意跟亲家舅舅开个玩笑。
“阿松,你怎麽想起来,把公司开在我家旁边呢,不怕我抢了你的生意吗?”
韩家泰和袁亦松可是同届的同学,他可从来没见过韩家泰,这麽随便的开玩笑。
“韩老板说哪里话,我外甥和你儿子就要结婚了,这不是为了方便他们小两口见面吗?有时候他们工作忙得很,上下班都一块,也不至于为了工作伤了感情。”
“还是阿松想的周到,把公司开在一块,来去也就是走两步的事,你可有想过生意方面的事?”
第**七章新时代开啓
无论是袁家还是韩家,能成为被国家承认的豪门贵族,必然都不是俗人。
袁亦松说:“再过几年我就要退休了,生意方面可不是我要想的事儿,再说了,民生与工贸,原本就不是对立的,更多的只有合作,连你儿子都知道,他们以后的竞争对手都在国外,你想这麽多干什麽?”
“怎麽是我想多了?我还不是担心我儿子,为生意上的小事,跟你外甥吵架,只要小两口想开了就行,我倒是不反对,你把公司开在我家旁边,到时候签个合同,连车都不用开了。”
袁亦松拍拍这位老同学的肩膀:“韩老板这麽想就对了嘛,你今年也有快六十了吧,你想不想早点退休啊?”
“当然想了,我还想早点抱孙子呢,别看我们家人多一点,也就是一个萝蔔一个坑,一个空閑的都没有。”
“我就知道韩老板跟我想的一样,生意上的事以后我们就不管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让他们自己去忙活,我们给他们带孙子,就算是帮忙了。”
韩家泰越听心里越欢喜:“英雄所见略同,家里老太太也天天盼着呢,我妈都九十了,还没看见四代同堂!”
如今的事业啓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期盼中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一转眼就是八月一日,袁亦松和袁天辰,每天都在紧锣密鼓的忙着开张準备。
韩靖言每天都会準时在五点半钟,来接袁天辰回家,不仅证明他是一个模範夫君,并且告诉袁天辰,公司标準上下班时间,没有特殊的事情,不许压榨员工的休息时间,包括自己在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