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天辰突然又有些感悟:“舅舅承包的土地,覆盖好几个国度,所以才需要飞机往返,否则就难以顾及到每个地方。”
第557章 伟大的耕耘者
“的确如此,这就是赫雷托曼女王给我的条件,只要我愿意继续在这些地方种植土地,不仅能拥有永久所属权,还提供一切相应物资,这样一来我们的民生産业,就直接打入了国际市场,我在这边种粮食,把这里的人都喂饱了,再让他们给我工作,把赚到的资金拿回去建设祖国,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听了这些话,袁天辰很是舒坦,他的舅舅袁亦松,不仅是一个厚道的种粮人,也是一个精明的商人,更是一个十足的爱国公民。
前些年国内粮食价格暴涨的时候,袁亦松就把他种的粮食运回国,缓解粮食物价危机,天青国打仗的时候,虽然他身在国外,捐赠了大量钱财,添置最先进的军备,甚至还捐赠资金,用于战后重建。
现在袁天辰最想知道的问题:“舅舅那我们的农场,每年能産多少粮食?”
袁亦松一边驾驶着飞机一边对他说:“这个问题问的好,北星国的地形条件你也看见了,大森林和矿山北部,根本不支持农业生産,所有的生産项目,都集中在南部和西部,南部种的全都是粮食和蔬菜,北部都是果树,当然还有一些家畜和家禽,对于他们来说,有这样的条件就已经很好了。”
“虽然在北星国的国土上,种不出大米,但北新国南部的气候,小麦可以一年种三季,这里的人都爱吃面粉,足够北星国的人吃一年,你王世叔已经代表天青国,跟赫雷托曼女王,签订了重新开通国际航线的约定,把多出来的粮食,全都运回天青国,充实我们的粮仓。”
袁亦松每年在国外可以种这麽多粮食,听得袁天辰心花怒放。
“这倒是很有意思,这麽说来天青国并不缺粮食,可为什麽好多次宣布降价,没多久价格又升高了?”
“那是因为我们故意的。”
袁天辰对此十分不解:“为什麽?”
“因为,人们往往在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的物资,只有日常物资变得很贵重的时候,他们才会明白,油盐柴米的重要性,其实我们并没有控制,国内的粮食价格,”
“而且这也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有人故意炒作,我们就隔山观虎斗,总有一天会人们接受不了,等到大家都接受不了的时候,就必然有人站出来反对。”
这也是一种控制市场的策略,袁天辰又问:“这个问题我已经领教过了,我们也去买过菜,大家都在说价钱很贵,菲菲和明明去买了一回水果,就花了半个月的零花钱,好几万天青宝钞,真希望有一天能得到改善。”
袁亦松笑了一下,把飞机停在一个宽阔的草坪上,把所有的装置都停了下来。
“那你知道二十年前的粮食价格吗?”
袁天辰摇摇头,二十前他才两三岁,当然不知道那个时候,粮食价格是什麽样的。
袁亦松告诉他:“那个时候的粮食价格,平均每公斤在十块钱左右,而现在,普通大米的价格,每公斤涨到了六十块,如果再继续涨下去,老百姓就吃不起饭了。”
两个人下了飞机,一边朝着麦浪翻滚的农场走过去,袁亦松一边继续问他:“你说你领教过,你身边是不是有一个这样的朋友?”
“是的,舅舅,我们在了解自己身份的以前,思阳和大风都来自孤儿院,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刚上大学的时候他们省吃俭用,还要去外面打工,过得很辛苦,后来跟我们住在一起,就是他告诉我们,吃饭可以自己在家做,比在外面买要节省很多,他们俩也是我们中间最出衆的,刚上大一在学校就有了工作室。”
“所以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别人,相信这一点你是明白的,你身边的那个朋友,我也见过,他很努力,对你的帮助也很大,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你要珍惜。”
“我知道,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我会珍惜他们的。”
“你明白就好,我们去庄稼地里看看吧!”
这里是北星国南部的种植区,总共分成了四个大区域,肉眼无法测量农田面积,站在一个宽阔的十字路口,身后的右手边,是一片成熟的麦地,左手边是长满红须的玉米,前方右手边种着成片的大豆,左手边是红彤彤的高粱。
这一季的小麦和高粱已经成熟了,玉米也还有一个月就能摘了,道场上收割机,正在卖力的工作着,只是高粱地的收割机,没有麦田收割机来的效率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