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世上,又哪有可以轻易成就的伟业?!
一切,无外乎砥砺前行罢了。
于艰难困苦之中,去寻找,去把握那一线的不知是否存在的生机。
而且,就如今的情况,比之当初他刚苏醒前世的记忆,大梦醒来,便是兵败连山,山穷水尽的情况,要好太多了。
……
北原,北荒集。
这里说是北原,其实其实深入了草原地界。
连山集的大门口,是以人头堆积起来的京观,这些人头,都做了防腐处理,足以保证几十年不坏。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爲了震慑。
汗国的这些蛮人,对于伤痛忘记的很快,不如此,怕是有个五年十年,就又会有人起一些心思了。
唯有不断的打压这些种族,让其惊恐,让其畏惧,对方才不敢冒犯。
是以,不只是京观,北荒集的大门口,还有一块大石头,上面用汗文,还有神州的语言,写下了十条铁则,其中第一条,便是商路若断,草原贵族尽死,北荒若灭,草原尽空。
这一条,自然不是摆设,刚刚经历过战争的草原,也绝不会怀疑大新的决心和力量。
要是大新没有这种力量,或许还会有人敢于以身试法,但在见识过大新的铁骑之后,没人怀疑,大新无法做到。
有能力,有决心,自然是天下太平。
曾经桀骜的蛮人,再也不敢对大新的商队下手。
至于神州内部的匪徒,刚开国的时候,的确有零散的占山爲王的事情。
而现在,却是全部被剿了,正规军和民兵合力,就没有剿不了的,一切只看朝廷的决心罢了。
更重要的是,如今朝廷决心通商,若是商队在某个地方出了问题,一整个地方的上下官员,都要被追责。
朝廷的官员后备役制度,如今依然存在。
就算一日之间,将一整个州的大小官员尽数换下来,地方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这种情况下,早在两个多月前,第一批的商队,就已经来到了北荒集,开啓了交易。
用食盐、铁器、衣物,换来了大量的牛羊。
因爲是朝廷经商,食盐铁器都是成本价,是以毛利足有百倍,哪怕抛去运输、人力,利也有七十倍!
章节报错 分享给朋友:
第1406章 千秋功业
“北荒集的这个地方,潜力无限,广阔的天然草场,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浪费了,朝廷的意思是,在北荒集办学,招收本地的青壮学习大规模批量养殖畜牧技术。”
“其中表现优秀的一批人,可以无偿获得大面积的操场,和无息的牛羊幼崽,而作爲交换,他们的牛羊,可以以高过市价一成的价格,卖给朝廷。”
林毅接见了朝廷的使者,朝廷的使者,向他传达的朝廷的意见,因爲圣旨说的太过精简,是以使者给林毅细细的解释。
“这应该是李国公,听了那些异人的意见,想出来的吧!”
“想出来的绝户计……”
林毅思索片刻后,给出回应。
这是绝户计,或者说,是通过商贸,来控制一个国家的明谋。
这一条谋略一旦实行,随着时间的流逝,草原上散户的生存空间,会被不断挤压,直到最后,被彻底消灭。
转而出现的,将是一个个大的牧场主,至于普通的牧民,都会成爲牧场主的员工。
甚至,等到大的牧场足够,朝廷完全可以说,不要散户的牛羊,说起质量不合格,以此彻底消灭这个羣体。
至于消灭了之后的好处,掌握了大的牧场主之后,就彻底掌握了定价权了,不用与和散户交易。
草原最大的特点就是地方大,所以不好管理,如此规模化之后,所有的人员,就都记录在案了,且只需要管理好少数的牧场主,就足以掌控草原,大大的减少了行政成本。
毕竟,靠威慑,只能威慑一时,唯有将部分人融入体质,让部分牧民自发的维护北荒集的权益,以牧民治牧民,这才是长久之道。
林毅虽然不知道现实世界的血汗工厂,但却知道,这个方法的厉害。
你要是神州人来草原办牧场,哪怕不压榨,草原人也会排斥,但要是自己人,且在没有生存空间的情况下,对于压榨自己的自己人,或许牧民会有些怨愤,但也不会太过浓烈。
而且,相较于怨恨神州,他们会先怨恨牧场主。
毕竟,神州太远,而牧场主,却是很近。
甚至,若是牧民不堪忍受了,到时候朝廷大可大打出手,直接杀几个牧场主,给点优惠,来平息民愤。
这要放在现实世界,就是典型的外包制度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