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南荒终究是离的太远,远到太多的人,只能通过几句文字,来了解其中种种。
而此刻的困境,却是让他想起了,自己年少时候读过的史书,里面有一篇,记载的是数朝之前的事情。
那一朝的末年时候,天下钜富无数,有些人的财産,甚至可以买下一座城市。
朝中的大官,家里良田万顷,都是排不上号的,哪怕是小官,要是没有几千几百亩的田地,都是属于家境贫寒了。
但偏偏,朝廷却是困难到,就连军费都拿不出来。
末代皇帝发起募捐的时候,皇帝的老丈人当朝的宰相,捐的最多,足足捐了一千两的钜款……
而其家中,名下的良田,超过了十万亩……
后续,一场大乱,神州之外的蛮夷入侵,区区十万兵,便是打的偌大的王朝,丢盔弃甲,各种赔偿。
而哪怕是赔偿,也不是朝廷,亦或是那些钜富出的,而是平摊到,天下所有的穷苦百姓身上。
于是三年后,一场声势比之黄天起义,还要巨大的农民起义出现了。
什麽钜富豪强,什麽大官权贵,那一路反王,杀的就是这些人,且是直接按照族谱杀的。
等到屠刀落下的时候,那些人才终于知道错了,知道怕了,但也晚了。
当然,后续那路反王败亡,也是因爲如此。
把那些人杀怕之后,侥幸逃出去的一些,以及被吓到的一些,却是团结了起来,或是自己起兵,或是扶持英豪,历时近十年,这才将这股让他们惊惧的力量消灭。
不过,也因爲这样杀了一圈,后续建立起来的朝廷,国运也是这近来数十朝之中,最长久的。
这件事,是载入了史册的,但凡读过书的,怕是少有没有读过这段的。
然而,这依然不影响,天下豪强观望。
是以,每每想到这里,孙元泰也是感觉,一阵阵的无力。
以史爲监,所能得到的,并不是从曾经一次次出现的错误之中,跳脱出去,从历史的循环中跳脱出去,而是一次次的重蹈覆辙……
而如今,他这天绝关,不仅仅是缺少支援,更重要的是,粮草的运送,也出现了问题。 曹正反叛所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赵成一方,多了几万人马,几个人才那麽简单,最重要的是,青州,其实是属于曹正的地盘。
要是如今大苍是占据优势的也就罢了,曹正虽叛,但青州地方的豪强,却未必会跟着曹正一起,而是会选择观望。
但现在,地方豪强是软弱的,见到“首领”曹正叛了,又见朝廷弱势,却是已经在图谋后路了。
或是选择举家迁移,或是选择迁移一部分,保留火种,另外一部分,却是让曹正搭桥牵线,选择投效应天军……
再就是,他强徵壮丁的反噬也出现了,这几日之间,城里的躁动不小,虽然都被他以军队强行压下,但民心却是已经不可用。
不过,他也已经不在乎什麽民心不民心了,若爲国家计,纵使遗臭万年又如何?!
良久之后,孙元泰吩咐人,将自己擡下了城楼。
不过,在离去之前,他还是下达军令,晚上,特别是黎明时分的时候,城墙上一定要加紧守备,以防敌人偷城。
但就在这时,确实突然从城楼旁,沖来一个衣衫破旧的汉子,汉子直直的,向着孙元泰的方向沖了过来,并大喊着:“老贼受死!”
但在他还离孙元泰有约莫五十步的时候,一连数声枪声响起,直接将汉子打成了筛子,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汉子身上绑缚着的炸药,也被子弹给引爆了。
轰隆!
伴随着一声爆响,距离汉子最近的几个甲士,被当场炸死,那飞溅出来的血肉碎片,更是洒的到处都是,其中一滴鲜血,甚至跨越了五十步的距离,溅到了孙元泰的脸上。
但面对这般惊变,孙元泰却是神色如常,没有丝毫慌乱。
“查查看,这个刺客是什麽身份。”
孙元泰不疾不徐的说道。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孙元泰想要知道的东西,就已经被送到了他的手上。
这刺客,不是什麽敌方的奸细,而是城中的一个卖豆腐的,很早的时候,他的老婆就难産死了,只有他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儿子长大,一起相依爲命。
但就在前几日,城中抓壮丁,先是把他的两个儿子都抓了去,之后就连他也被抓来了。
来了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死了。
无疑,这是不符合孙元泰定下的,一户一丁的策略的,毕竟,有家人在,那些壮丁才不敢反。
要不然,十几万的壮丁要是闹事,怕是一下子,军队就要全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