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元泰不疾不徐的说道。
许多人,年纪越大,思维就越是顽固,本能的不愿意去接受,不愿意去相信一些新的东西,这是一种本能,唯有极少数的人,可以打破这一点。
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没有一个不是厉害人物。
“而我们的布置,最大的缺漏,其实就是连山,若是赵贼真到绕到后面,一方面切断我们的支援,另一方面,从后面清扫那些营堡,一下子将会容易十倍不止。”
“那些营堡,固然不可能真的拦下赵贼,但却可以狠狠的打击对方的锐气,士气,勇气,兵战勇气者,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若真让对方势如破竹的打到了天绝关下面,则青州危矣!”
孙元泰目光清亮,将个中的原由,一一说来。
许多上位者,喜欢说隐语,各种让手下人去揣摩,去猜测,但那其实是一种用来树立自身权威的手段。
这种事情,以往孙元泰在朝堂上的时候,做的不少,但如今却是在军营,要是在这个地方,还按照朝堂上的玩法,那就是真正的取死之道了。
行军打仗,讲究的就是一个準确,再就是,帅不疑将,将不疑帅。
对于大帅的命令,下面的将士,心里没有疑惑,心里有底,所以可以很好的执行命令。
要是命令模糊不清,一旦遇到突发情况,下面就直接乱了。
孙元泰读过许多史书,分析过许多文官上战场的案例,那些人之所以败的凄惨,都是将朝堂上用来勾心斗角的手段,用在了军队上。
以文来驭武,如此安有不失败之理?!
“曹正!”
说完这一切,短暂的沉默后,孙元泰突然一喝。
“末将在!”
曹正闻言,也不敢怠慢,当即单膝跪地,并抱拳。
“接军令!”
章节报错 分享给朋友:
第1324章 旧梦
说话之间,孙元泰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枚金牌,并直立起身,走到曹正面前,递给了曹正。
其实他对曹正的了解不深,只知道这是一个有些手段的青年才俊,但远在神都的皇帝,却是对此人非常的推崇,并说可以把最难做,最危险的事情,都交给这个人来做。
这里面,刘光正究竟有几分私人报複的意思,就没人知道了,但有一点,正常情况下,曹正也是的确有能力,把事情做好的。
只是唯独有那麽一点刘光正没有料到,那就是,自己上一周目遇到的那个雄霸天下的枭雄,竟然也有生出投诚想法的时候。
从始至终,他就其实并未真正的看清楚曹正这个人,前世的时候,他只看到了曹正的雄心壮志,以及雷霆手段……
待到曹正领命离开后,孙元泰却是疲惫的闭上了眼睛。
这些时日,他统筹大局,其中种种,可谓是千头万绪,要是他还年轻也就罢了,如今他年岁已大,固然身体还算硬朗,但终究是不如年轻时候了。
至于行军打仗,他也不是第一次了,年轻的时候,他先是书生,后是武将,可谓是文武双全。
只是后面,他发现朝廷重文而轻武,想要拨乱反正,缔造出一番太平盛世来,当武将是没用的,唯有成爲文臣,进入中枢,才能真正影响到干系天下的决策来。
而这个世界,只要一入朝局,不管是文武,就终究不可能一尘不染。
几十年宦海沉浮,他也累了倦了,心灰意冷,哪怕自己站在了权力的顶点,也终究是再难回天,无法实现自己年轻时候的愿景了,彼时又正值自己的朝堂对头对自己穷追猛打,于是自己就乾脆藉着机会抽身而退,保全了己身。
至于说自己退了,对头对自己赶尽杀绝,只要对方不是蠢人,就不可能做这种事情。
因爲这个世界上没几个人可以当大官当到死,总有退下来的时候,要是每一个都对之前的对手斩尽杀绝,那就是越过了底线了,未来死无葬身之地都是轻的。
甚至,就连所谓的敌对,也有几分是因爲身后的势力集团,有几分,是爲了做给皇帝看的。
作爲皇帝,要是自己手下的臣子万衆一心,那无疑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孤阴不长孤阳不生,唯有一分爲二,相生相克,才能长久,而皇帝,就是调和阴阳的那根黄金分割线。
就这样,坐在椅子上,不知不觉间,孙元泰竟然睡去了,并且还进入了一场梦中。
梦里,他回到了自己最初领兵的时候,那是在边疆,彼时蛮夷屡屡犯边,自己在帐篷里,就这灯火,一边弹剑,一边听着外面,呼呼呼的风声。
那时候的自己啊,心中一腔热血,可谓是赤子之心,也无惧生死,只想着,扫平蛮夷之患,使得天下国泰民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