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到最后,再用二十年,变成绑定国家信用。
到了那时,他应该也有八十岁了,到了快要入土的年纪,而就他的功绩,作爲末年挽天倾,并开啓新时代的人,当个有十全武功的十全老人,也并不夸张。
只可惜,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更加艰难,他只是有一点点能够看到人心的超能力,而对面,却直接天魔降世了。
这样也就罢了,自己作爲正义的一方,有各路高人来助,也不是完全不能打,但偏偏,这些高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偏偏要去送……
“若是天时在我……”
良久,刘光正终于发出了声音,他结束的思考,悠悠的一叹。
他知道,自己现在,看似最缺的是钱,但实际是,他真正缺的是时间。
章节报错 分享给朋友:
第1306章 偷天换日
下午的时候,刘光正率衆出城,看了一下城外高炉的建造情况。
朝廷有工部,专门就是乾土木活的,平时修缮皇宫,修缮城墙,都是工部的人来干,而一处宫殿,只要时常维护,存在着几百上千年,都毫无问题。
由此可见,工部的能工巧匠之多。
历朝历代,就衣食住行上面,皇帝是从未有过委屈自己的。
而这些工匠,让他们来修高炉,哪怕刘光正只提供了一个粗糙的草图,但工部的能工巧匠们,依然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给图纸加了亿点点的细节,并正式开始施工,到如今,高炉更是已经建起大半了。
高炉建在京城外的大运河旁边,却是想用水力,来带动鼓风机,以此增加熔炉的温度。
至于高炉,却是修建了两座,一座是用来给煤炭脱硫,乾馏成焦炭,以此防止铁硫化以降低强度,还有一座,便是熔炉了。
至于这个时代的传统熔炉,却是根本无法抵达融化铁的温度,想要冶炼出好铁,不但费时费力,且産量极低,但铁,又是工业化的基础。
而就刘光正估量,仅此一座大熔炉,若是建成,一年的铁産量,怕就是堪比曾经全国産量的三成了。
这还只是第一座,属于是试点,等到铁炼出来了,卖出去部分,就能修建更多的高炉,産更多的铁。
至于原本的铁匠失业问题,他想要工业化,正好缺工人,曾经的那些铁匠,可以直接转型。
看完了高炉,只有刘光正又查看了修建高炉所用的金砖。
所谓金砖,自然不是真正的黄金,而是说此砖敲击的声音清脆,好似金铁。
此砖不但耐用,且因爲是黏土砖,非常的耐火,熔点高达一千七百度,而想要烧出好铁,温度抵达一千五百度就够了。
而这,也是目前刘光正所找到的,最耐火的材料了。
至于这个材料的源头,却是他把皇宫的几处大殿的地砖给翘了,直接弄来的现成的材料。
就在南荒,赵成建的高炉,是大批量烧制的黏土砖,只是在里面掺杂了部分耐火土,是以这才勉强达成了要求。
而皇宫的地砖,烧制不易,走的是精品路线,是以也达到了要求。
毕竟,这些砖块上,都刻有工匠的名字,砖碎人亡,甚至是三族、九族消消乐,这种情况下,自然没人敢马虎。
刘光正自然也知道,靠着从皇宫里翘地砖,不是什麽长久之计,是以,他已经遣人研究耐火砖的烧制方法了。
咚!
刘光正以手指敲击金砖,声音清脆,的确是好砖,没人以次充好。
不过,他心念一转,当即下令,去工地南面。
此言一出,顿时队伍浩浩蕩蕩的往南行去,而在队伍的最后方,却是有人吩咐手下,赶快去準备。
因爲从皇宫里撬出来的砖,都是好砖,有价无市的那种,至于砖头上的记号,让人磨掉也就行了。
就皇宫里流出来的东西,一些富商,都非常迷信这一点,认爲上面有龙气,而地砖,更是认爲大地厚德载物,里面有着大地之德。
只是以往,没人有本事从宫里撬砖罢了。
此次刘光正主动放开口子,自然是给了有心之人机会。
这也主要也是朝廷的威势大不如前了,哪怕是皇帝非常看重的东西,依然有人敢以次充好。
就如今,其实大部分的砖头,都已经被卖了出去,并用次等的金砖补上。就这金砖的烧制,一般是四选一,也就是从四块之中,挑出一块烧的最好的,剩下的,直接销毁掉。
只是现在王朝末年,那些次品,一般都不会销毁,只会磨掉记号,然后流入市场。
对于这件事,朝堂上下,怕是除去皇帝,都知道这个事,只是下面钱给的足,所以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