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德喜:“多谢太傅大人。您留步吧。”
季澜把人送到院门口,吃饱喝足就回房睡觉了。
汪德喜端着炭炉穿过角门。值守的封励凑上来:“好香啊。我尝尝。”
汪德喜轻轻踹了他一脚:“殿下的东西你也敢尝?还不帮我端进去?”
封励接过炭炉,嘟囔道:“殿下一向不吃独食。”
汪德喜:“我跟你打赌,这回殿下一定不会分你。”
“赌就赌。大不了我脸皮厚点主动向殿下讨要。”
封励与他哥哥封疆打小跟着萧永宁,一向不分彼此,比亲兄弟还亲。可这回,封励不但没讨到吃的,还挨了一顿骂。
萧永宁吃完季澜煮的小火锅,忽然问汪德喜:“你没跟他说东宫的新规矩吗?”
汪德喜:“说了。不过……”
“不过他把孤的话当成耳旁风。”萧永宁拿筷子敲了敲锅沿。
汪德喜正等着他发作,萧永宁却没了下文。
第二天下朝回来,季澜终于吃上了一顿正经的饭。
不得不说,东宫的伙食真是不错。鱼虾肉蛋,一应俱全。关键是厨子手艺好,材料新鲜,远比季澜在现代吃的各色美味更好吃。
就为了这口吃的,季澜也愿意赖在东宫。
——如果没人找他麻烦的话。
可惜,事情总是不能如人意。季澜还没放下筷子,汪德喜就来了,说太子要召见他。
季澜只好跟着去了书房。
萧永宁的书房里摆满了书,整整齐齐,全都是新的。
此时,萧永宁正坐在书案前擦拭宝剑。
季澜走进去的时候,带着冷意的剑锋正好不偏不倚对準他的咽喉。
季澜不自觉地吞了吞口水,僵硬道:“见过太子殿下。”
萧永宁缓缓收起剑:“父皇让太傅好好教孤功课。孤很好奇,太傅打算教什麽?四书五经,孤可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季澜内心:我也一点兴趣都没有。
他一个学渣,别说四书五经了,但凡跟学习沾点边的,听着就一个头两个大。吃喝玩乐,才是他季澜的强项。
千万不能让萧永宁起了热爱学习的心思。
季澜:“殿下文韬武略,压根不需要臣指点功课。臣比殿下大不了几岁,皇上派臣当太傅,想来不过是让臣给殿下当个玩伴而已。”
这话,季澜倒不完全是奉承。
书里写,萧永宁天纵奇才,十二岁就熟读兵法,精通典籍,十四岁就能上阵杀敌。他眼下只是隐藏锋芒而已。
萧永宁勾起一丝笑意:“孤怎麽不知道文韬武略四个字是用来形容孤的?”
季澜:“那是他们不了解殿下。”
萧永宁眯了眯眼:“这麽说你很了解孤?”
季澜:“臣也不是很了解,但臣愿意誓死效忠殿下。”
萧永宁轻哼一声,懒懒地靠到椅子背上。
“东宫不养閑人。太傅还是想想有什麽可以教孤,孤又愿意学的。否则父皇问起,大家都不好交代。”
“还请殿下允许臣去準备一下。等臣準备好了再禀告殿下。”
萧永宁:“好。孤等着你。”
第06章 火锅
自从文昌楼推出了“当红炸子鸡”,生意就好得不得了。为了感谢季澜,赵老板特地送来了一百两银子,任凭季澜怎麽推辞都推辞不掉。
有了钱,季澜先去还了账,然后就钻进了一家成衣铺子。
这个朝代流行的衣服款式太累赘,季澜挑选了半天都没挑中。
掌柜的有些无奈:“太傅大人,这些都是京城最流行、用料最好的了。”
季澜:“这些布料都不耐磨,有没有不容易扯坏的料子?”
掌柜的:“达官贵人们都喜欢轻薄柔软的料子,耐磨的都是做下人衣服的。”
“衣料还分什麽贵贱?实用就行。你尽管拿来。”
掌柜的无奈去货仓拿了些粗布来。
季澜精心挑选了一款满意的,然后又对掌柜的说:“款式也得定做。我画个图纸,麻烦掌柜的照做。”
“行。”
“明天可以来试衣服吗?”
“这恐怕……”
季澜掏出十两银子放在柜台上。
掌柜的立马改口:“加急的话勉强可以。”
“好。明天中午我再来。”
季澜付了定金,又找了一个皮匠定制了一个球,顺道还买了几斤青梅,拿回去泡了青梅酒。
第二天,季澜如约来到成衣铺子。
不得不说,这掌柜的有点水平,靠着季澜一张寥寥草草的图和几句解释,竟然做得八九不离十。
黑色的长袖长裤,贴身束腰,看着十分清爽干练。
季澜十分满意,让掌柜的又做了一批,便穿着这套“运动服”就走出了成衣铺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