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声雪声在耳畔呼啸掠过,谢琅身体不受控制急速下坠,望着上方那双依旧冷冷落下的眸,陡然间明白什麽,伸脚一踢城墙,借力腾起,控制住身形,稳稳落在了城墙下。
这已是城门之外,身后便是辽阔天地,甚至是向北,回北境的路。
“世子!”
两道身影自后传来,竟是李崖和赵元,二人策马而来,身后跟着此次随谢琅一道进京的十八亲卫。
谢琅问:“你们怎会在此处?”
李崖看着他腕间镣铐,红着眼睛答:“是三公子让我们过来此处,提前等着世子的。”又匆忙将腰间另一柄刀解下:“这是世子的刀。”
一匹玄色骏马亦闪电般自暗夜里飞驰而至。
谢琅脑中轰然作响,一把夺过无匹,翻身上马,道:“你们先走,去十里外等我!”
语罢,竟是调转马头,往城门方向折返回去,和自四面八方涌出的锦衣卫迎面战成一团。
“去帮世子!”
李崖和赵元见状,也一咬牙,驱马追了上去,和那些锦衣卫厮杀在一起。
谢琅戴着镣铐,行动不免受限,但靠着一身惊人武力,硬是在第一披追上来的锦衣卫中厮杀出一条血路。
等终于折回到城门口,他拖着镣铐,周身浴血,宛若修罗。
城门内,卫瑾瑜手里握着一柄长刀,袍袖飞扬,静静立在风雪中,看着谢琅一步一血印,走到城门口。
喊杀声同时在朱雀大道上响起。
大批兵马正手执火杖,奔驰而来。
谢琅踉跄走到卫瑾瑜面前,一点点扒开紧闭的城门,伸出同样染血的手,目光灼灼道:“瑾瑜,跟我一起走,好不好?”
他声音已经带了哽咽。
卫瑾瑜目光依旧如冰一般冷。
提着刀,慢慢走到谢琅面前。
这是一柄谢琅从未见过的刀。
刀柄上嵌着一块紫玉。
刀身金银交错,凛冽若秋水,光可鑒人,十分崭新,显然是新铸的。
卫瑾瑜慢慢擡起刀锋,道:“那日在国子监审讯堂里,你救我一命,今日,我将这条命还给你。”
“从今以后,我们一刀两断,互不相欠。”
刀锋照着谢琅,毫不留情落了下去。
只是未落在谢琅身上,而是落在了他腕间,一刀劈断了锁铐。
“跟你走?做梦吧!”
卫瑾瑜冷冷留下一句,直接将刀丢到了谢琅面前,而后一脚踹上了城门,彻底将那张脸隔绝在城门外。
第126章 金错刀(二十七)
第二波锦衣卫紧接着蜂拥而至。
与此同时闻讯赶来的五城兵马司人马也抵达了城门前。
“世子!”
李崖和赵元情知不能再拖,合力将谢琅拉了起来。见谢琅仍死死盯着那两扇城门,李崖哽咽道:“世子不走岂不白白浪费三公子一番苦心!”
谢琅俯身,手掌颤抖着,将坠落在他脚边的那柄崭新的长刀捡了起来。
虽然是第一次握起这柄刀可刀的重量、长度、形制竟与他的手掌力道完美贴合丝毫不输那把跟随了他许多年的无匹。
谢琅反掌将刀尖捅入自上方袭来的一名锦衣卫的下腹,为这柄刀开了锋。
其余锦衣卫见他一身血色,犹若恶鬼,仍有如此战斗力,不由望而生畏。城门内兵马司将领看着紧闭的城门和独立在城门前的绯袍公子皱眉问:“三公子逆犯呢?”
“跑了。”
卫瑾瑜轻飘飘道出两字。
那将领面色大变立刻领兵往城外追去。
城门楼下只剩下一脸菜色的刘公公和几名随护他的锦衣卫。
刘公公不妨有此变故,忍着气急败坏来到卫瑾瑜面前高声质问:“三公子陛下让你来给逆犯送酒,你竟敢私自放走逆犯就不怕陛下怪罪麽?!”
卫瑾瑜一副云淡风轻之色。
“嫌犯身怀武艺突然从城门楼上跳下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难道也要跟着跳下麽?”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故意放走嫌犯了?”
刘公公冷笑。
“三公子你当杂家是傻子不是?”
“究竟是不是故意放走,三公子自己去跟陛下解释吧!”
刘公公大手一挥身后锦衣卫立刻上前将卫瑾瑜团团围住。
卫瑾瑜坦然而立,环视一圈,道:“我乃当朝御史,要拿我,也得由三司出面,你们北镇抚想要越权行事,须得有圣上批示才行。圣上批示何在?”
刘公公暗暗皱眉。
一时之间,倒真有些不敢妄动。
一则,这位三公子生母是已故监国长公主,还有太后护着,万一处置不当,不仅会损害陛下名声,还会惹怒太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