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倾城公子
小豆思雨
和尚下山
山上的临水寺有个和尚,和尚不点戒疤,不潜心修行,带着个未剃发的小孩,成日历花天酒地。
你问那寺中为何有络绎不绝的人?自是因为那和尚的倾国之姿,传闻道西北的凤凰见了此人一眼,便茶饭不思,郁郁寡欢,漂亮的孔雀见了他,当即拔了自己的尾羽。
那和尚,便是从未露过面,也能引得无数男女慕名而来。
“主持啊,不是我说,你这故事跟真的似的,那些人都快把我那小屋围个水洩不通了。”不渡笑的像个奸计得逞的狐貍。
“怎麽,我哪里编故事了?你这也没点戒疤呀,还是说你没有带一个未剃发的小孩?难不成你还戒了你的酒了?”不悲笑道:“我看你啊,就是想下山了,走走走,这次不拦你了。”
“师父,师父。”不渡让人将小孩接出,手上拿着从主持手中抠出的银子,笑眯眯的站在寺庙的后门。
小孩年方十二,不渡给他取了个和尚名为无哀,但毕竟师徒俩都不是真和尚,小孩懂事后为自己改名谭涧,也许和他们小院里有谭莲花有关。不过,当时见了这名字,一向温和的主持都抽了抽嘴角,是真难听。
谭涧还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麽,他非常高兴地跟着师父离开寺庙。
不渡笑着摸谭涧的头发,他早日便想下山了,不悲不愿意,总是用他伤还没好来驳回他的提议,这次总算是答应了。
来到大街上,这可赶了巧了,城中郁家重要宝物不见了,立即就封了城,私家兵将城中翻了个底朝天。
“郁家当真把函夹关当做自个儿家了,如此扣押我等,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天子呢,还有那武林……”大汉握着把比人高的长刀,手背青筋鼓起。
“嘘,兄台,有些话让他们听了,可是要掉脑袋的。”身旁一个瘦弱的男子小声说道,大汉哼出一口气,不说话了。
“师傅他们在说什麽啊?郁家?是您讲的明月公子的那个郁家吗?”谭涧擡头透过斗篷看了一眼不渡。
“嗯,是他们家,不过要是他在,是不会发生这样的事的。”不渡摸了摸他的头。
郁家的二公子名郁子清,十岁便以武术闻名天下,十四打遍天下无敌手,十七负伤闭关不出。郁子清从不以真面目示人,唯有一次于朝鸿会武被人挑下面具,从那以后武林四公子,更替为五公子。
出门在外,郁子清知书达理,从不使人落于无言之境,他的聪明才智叫人赞不绝口。
郁家大公子,才貌皆不如子清,然兄弟和睦,并无敌视,大公子于十年前上任家主,同年郁子清在外名声大噪,三年后受伤归家,至今无音讯。
郁子清若在,当今郁家定不至于如此,不渡侧身为郁家兵让路,前方爆发了一场争吵,谁家棺材正準备出城,被拦了下来,现如今郁家逼着他们开棺,他们自是不愿。
最终,双方大打出手,郁家趁机打破了棺材。
不渡在看清那人手上的一条疤痕后,瞳孔微微缩了一下,他牵着谭涧的手靠近了一些。此人样貌完全不同于郁子清,身形消瘦,但他手上的疤痕确确实实是落尘剑所致。
不渡有太多疑问,不动声色的跟着棺材队,城中禁令在第二天解除,听闻江湖百晓生路过,着急赶路便顺手帮了郁家,真相如何,是否真是百晓生相助,便不得而知了。
擡棺人擡着新棺材啓程,城中不许洒纸钱,到了郊区便是一地黄白,领头的唱着不知名的歌曲,听的不渡起了一身鸡皮,谭涧留宿客栈,大半夜的,怕吓着小孩。
等送丧的走了,不渡又将棺材挖出,在他脸上摸了摸,掀下一张人皮面具,郁子清相貌同七年前并无差异,好像这十年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
脉搏的确是没有了,但体内尚有一丝真气,不渡摸着下巴,归墟诀,青云山的祖传功法,郁子清从哪里得到的?青云山,这代直系好像也没女弟子啊。
不渡有些愁,他是见过青云山嫡系弟子使用归墟诀,大概知道这麽假死,至于如何破解.......
“喂,郁子清你再不起来,就真归西了。”归墟诀主要依靠那口真气,真气没了,人就真没了,不渡拍了拍他的脸,无奈叹了口气,将人带回客栈。
之后两天不渡蹲守他的坟,可算是等到有人来了,是一个挺年轻的小孩,看上去跟谭涧一个年纪,不渡跳出去,一手按着他的肩膀:“小孩,挖坟可不是一件道德的事。”
“关你什麽事?”小孩挣了挣身体,没挣脱,哼了一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