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骥羽接过来,打开锦盒看,很是欣喜:“笔是好笔,可惜我没你和你父亲的一手好字,光有好笔,亏待它了。”
夏赊雨辨认出背后那幅大字的落款印章,诚心赞道:“您太谦虚,您提写的这个‘道’字,走之旁延宕出的笔势明明就很有神韵。”
这幅字既然悬挂在这,自然是主人的得意之作,而夏赊雨的这番夸赞并不虚无缥缈,恰能夸到实处,看冯骥羽的表情,显然非常合他的心意,茶桌上的水壶已经在加热,水沸腾得很快,不时往上鼓动着气泡,茶叶舀进骨瓷茶盏中,冯骥羽温过杯,正要提壶斟水,傅苔岑抬手拦下:“我来吧,不能还劳您动手。”
冯骥羽欣然递予:“差点忘了,好久没见到你的手艺。”
夏赊雨还在想能是什么手艺,只见傅苔岑盘起一条腿来凑近茶桌,另一条腿屈膝而坐,膝盖支着手腕倾壶斟水,热气腾腾的茶碗中茶叶立刻随着旋涡漂浮旋转起来。修长指尖轻轻巧巧提溜着碗盖顺着碗沿走一圈,是刮沫,继而沿着内腰线再走两圈,叫搓茶。
茶水接近一百摄氏度高温,傅苔岑指节分明,动静随意,丝毫没有被烫到跳脚的失态,宽松的棉麻白衬衣配合着随性的动作,显得极为松弛,赏心悦目。
就在夏赊雨眼花缭乱之际,傅苔岑摇转茶碗倒掉碗沿多余的茶汤,新茶甘香的气息一瞬间炸开,湿润地在鼻腔中萦绕,此时茶汤入海,傅苔岑将碗托倒置,翻转盖碗让碗底朝上,随后取走碗身,展示残留在盖上的茗叶,最后再将碗与托摆正,是为归一。
这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让人啧啧称奇。第二次斟水分汤后,夏赊雨不可思议地检查傅苔岑的手,见当真没有烫伤才放下心来,傅苔岑也就带着笑意垂眸任他审视。
冯骥羽兀自端起茶盏品茗,眯眼看着对面两个年轻人哼笑出声。
“呵,我说今儿个这一套比以前更花里胡哨,跟孔雀开屏似的,原来有幸得观是托这位小朋友的福!”
【作者有话说】
“身没南荒雨露赊,朱门空锁旧繁华” 【唐】周繇拣毫:制笔的一道工序。
第37章 都不穿衣服
老爷子嘴是真毒,冯也荞噗嗤一声笑出来,一口茶没含住,慌忙背过身找到纸巾揩干净了。
夏赊雨见状也尴尬到不行,哪里还敢造次,立刻就要松手,却被傅苔岑十指交扣住,握实了,对二人的关系完全默认。
夏赊雨心里莫名稳了稳,傅苔岑不动声色,借余光将分好的茶放到他面前,面孔却还是笑着对冯骥羽说话:“自然也是给您看。更花哨的都有,您看不看?”
冯骥羽了然笑道:“别讨好我了,你还是讨好讨好你父亲,你带什么人回家也不是我说同意不同意。”
预感到话题后续的走向,傅苔岑没主动接话,垂敛目光在茶桌下面抵着夏赊雨的手指把玩。
“你父亲前几日还给我打电话,你说你多久没回家了?” 冯骥羽顿了顿继续说道,“你爷爷过寿总要回去吧?”
“您最清楚问题的症结在哪。”傅苔岑抬眸,终于开口,“我目前没打算停止写作,就算停了,也未必就是回家做生意。”
“我知道你很聪明,做什么事都能做得好,写字、茶道,哪怕是你不喜欢的制笔,其实也做得很好,你十年前做的一支,我用到现在。这很容易给人错觉,总觉得你怎么都可以,也叫人放心。但其实越像你这样的人,越是很难循规蹈矩,不像我儿子,只会吃我留给他的饭。”冯骥羽叹了口气道,“说到这个,我也骂过你那个古板老爹,谁让他不争气,就生了你一个。不像我,一个不中用……”话到这里停顿,看了冯也荞一眼,才继续说道,“还有另一个。”
冯也荞也知道面对偌大家业,她却只倾心于游戏人间,自己才是不中用的那个,咬着茶点笑,没说话。
“话又说偏了,总之讨饭吃的方式不一样而已,还能再讨论,总不能亲情也割舍了。”冯骥羽总结道。
傅苔岑当然不认为这是什么方式的问题,本质还是因为他挑战了父辈的权威。所以他不置可否,但出于礼貌还是回答:“明白,我会再想想。”
茶过三巡,日头西斜,终于要告辞,没让冯老先生远送,冯也荞送二人出门。
走到石狮子处,冯也荞把被风吹乱的发丝重新别回耳后,问道:“所以下个月你爷爷过寿,你到底回不回?”又补充,“不是催你决定,就是我八成要被遣去送礼的,你不去,我一个人在县里怪无聊。”
傅苔岑敲不定主意,敷衍道:“到时看情况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