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安公县杨柳村堤段险情太过严峻,抢险物资和抢险力量又极为紧张,市防指跟安公县防指对于杨柳村堤段险情的态度是一致的,当务之急是撤离群众,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
至于调启东预备役营去支援,可以说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下命令的。
能抢护下来当然好。
如果实在抢护不下来也没办法。
正因为如此,沈副市长才跟席工一起给营里打电话,让韩渝和郝秋生必须确保人员和装备的安全。
接到韩渝的汇报,沈副市长大吃一惊。
“沈市长,怎么了?”
“刘市长,我们启东预备役营的全体官兵和装备都已抵达杨柳村险段,营长韩渝同志和副营长郝秋生同志根据实地勘察的情况,调整了一个半小时前上报的抢险方案。”
刘副市长不只是分管水利的副市长,也是荆州防指的总指挥,他迅速翻找出沈副市长一个半小时前根据韩渝的电话内容记录下的抢护方案,边看边问道:“你的部下打算怎么调整?”
“在管涌渗水点外侧修筑一条围堰,确切地说是修筑一道六十米长的干堤。”
“来得及吗?”
“他们预计需要十二个小时。”
“管涌加上堤脚被淘空,险堤随时都可能溃决,他们要在堤下施工,这么抢护太危险!”
沈副市长一样担心,但在前线的同志们都已经决定了,他不能也不好反对,只能紧攥着拳头说:“我们的同志已下定决心,他们一致认为这是最稳妥的抢险方案,只有抓紧时间修筑一道围堰才能万无一失。”
这是拿上百条人命和价值上千万的工程机械赌险堤不会在十二个小时内溃决!
如果换作平时,刘副市长一定不会同意。
可现在不是平时,大堤下生活了那么多群众,即便能在天亮前完成撤离,如果大堤突然溃决,谁也不敢保证用红笔在地图上标注的那一圈河堤不会被涌进来的滔滔洪水冲垮,到时候被淹的可就不只是两个乡镇……
刘副市长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极力控制住情绪,重重的点点头。
“好样的!这才是人民军队,我看以后谁敢再说预备役部队不是正规军,谁敢再说预备役部队官兵像一帮民工!”
一个将军走了进来,拍拍沈副市长的胳膊,随即回头问:“姜参谋,安公有哪些部队?”
“一共六支部队,404师132团距杨柳村堤段最近。”
“命令132团驰援杨柳村。”
“是!”
第623章 这个决心不容易下!
启东预备役营的驻地在短短24小时内换了两次,132团的驻地不但同样如此,并且分散在四个地方。
六营昨天迎战洪峰,从早上6点一直战斗到下午5点。
从营长到列兵都没有干净军装换,也没有干燥的鞋可以换,就这么在大堤下的村子里和衣而睡。尽管身上脏兮兮、湿漉漉的,还有蚊虫叮咬,但他们睡的却很香,因为太累了。
就在战士们睡的正酣的时候,外面传来紧急集合的哨声。
紧接着,是连长和排长们的大嗓门。
“三班,动作快点,有紧急任务。”
“同志们,‘驻港部队’遇到麻烦了,上级命令我们立即去支援!他们还跟我们吹牛,说我们遇上搞不定的险情就跟他们求助,结果他们自个儿都搞不定,要我们去支援他们!”
“快点快点,张小雨,你的铁锹呢,铁锹就是你的武器,不带武器怎么上战场?”
这边正在整队,那边开来四辆敞篷军车。
营长李守松推开门跳下车,环视着部下们道:“同志们,团军务股的戴参谋就在‘驻港部队’,他打电话说‘驻港部队’有大型挖掘机,动作快点,我带你们去看挖掘机!”
一个战士打着哈欠,扛着铁锹迷迷糊糊的跑进队列,心想看大挖掘机挖土是挺有意思的,但现在我们更想睡觉。
从六月底赶到这儿,战士们一直没休息好。
李守松知道部下们很累,抑扬顿挫地说:“戴参谋说‘驻港部队’有女兵,而且很漂亮。要身条有身条,要脸蛋有脸蛋,大家想不想去看看?”
“想!”
“想看女兵就给我打起精神,动作快点,排队登车!”
这帮臭小子,就知道看女兵。
刚才还无精打采,现在像打了鸡血,一个比一个精神。
三连长恨铁不成钢地回头瞪了正偷笑的部下们一眼,跑上前问:“营长,我们三个连,只有四辆车,不够啊。”
“一连坐车,二连三连跑步前进。”
“跑过去?”
“不远,就在杨柳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