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到,请讲。”
“交管早上好,彰福在海轮锚地北面向你申请启航。”
“收到,锚离底再报。”
老吴看了一眼电脑显示器上的雷达扫描图像,随即放下电台通话器,顺手拿起对讲机:“韩处韩处,我老吴,彰福号即将启航,请注意警戒守护。”
“收到收到!”
“上水下来三条船,可能没装高频电台,我喊不到,请你们提醒他们注意避让。”
“我看到了,我已经让002过去了。”
……
与此同时,韩渝正站在驾驶台上观察起锚情况。
李船长移交指挥权,并不意味着不用再承担责任,也站在驾驶台前观察。
一切准备就绪,韩渝举起对讲机:“拖轮有没有到位?”
“滨港拖11到位!”
“滨港拖08到位!”
“好的,都用退一。”
“11收到。”
“08收到。”
昨夜海轮锚地来了一艘两万多吨的散货船,等着去对面的熟州港卸货。
那条海轮不清楚情况,来了就直接下锚,锚泊的距彰福号货轮比较近,启航时必须确保两条船不会发生碰撞。
韩渝走到左侧窗户前俯瞰了下,再次举起对讲机:“11退三。”
“退三,11收到。”
“08也慢慢加到退三。”
“08退三。”
彰福号虽然有侧推,但船艏在搁浅时受损,受损位置又在水线以下,谁也不知道有没有导致侧推受损,不到万不得已韩渝不打算让人家开侧推。
他根据航道、水流的情况,频频下达命令。
巨轮在两条拖轮的协助下,经趸船里的老吴批准,安全驶入刚疏浚的专用航道。
001、长江公安110和监督41在前面“开道”。
南通公安002和监督39殿后,再加上跟在后面的引航艇,放眼望去,江面上蔚为壮观。
船坞距趸船约三公里。
叶书记等领导见巨轮从眼前驶过,便在沈副市长的邀请下上岸乘车赶到船坞,来到用石灰临时画的安全区域,近距离观看外轮进坞。
为了让领导们既能看到也能听到,沈副市长跟老吴借来对讲机,通过对讲机“现场直播”。
“001,报告水深!”
“西侧十一米二,东侧十米九,中间十一米。”
“001进坞,准备带缆。”
“001收到。”
驾驶室懂中国话的只有新加坡船长,二副三副和舵手不懂。
韩渝用英语通报了下水深,随即看着江面喊道:“滨港拖11,立起来顶船艏。”
“立起来,11收到。”
“滨港拖08,带住。”
“08收到。”
“右满舵。”
……
巨轮在两条拖轮协助下横在江面,船头正对着船坞大门。
001摇身一变为带缆艇,朱宝根和“土地公”小陈接过货轮水手抛过来的缆绳,一点一点的往船上拖。
由细到粗,直到把真正的缆绳拖上船。
范队长确认缆绳系好了,立即向韩渝汇报。
“按计划往前拖。”
“001收到。”
新加坡货轮上的缆绳够长,001加大马力,一直把缆绳拖到船坞最北侧的岸边。
张阿生公司的海务等候已久,当即指挥三个船坞工人接过缆绳,系在岸上的缆桩上。
这时候,正在货轮船头的大副和“木匠”已指挥水手抛出了第二根缆绳。
张阿生公司的机务和前来帮忙的中远船厂班组长,组织船坞工人往北拖,把缆绳系在西岸的第十六个缆桩上。
“滨港拖11不用再顶了,解缆进坞。”
“11收到。”
滨港拖11号上的船员解开缆绳,随即在江里调头,绕过货轮的船尾,从货轮左舷进入船坞。
001完成了带缆任务,等滨港拖11进入指定位置,系好货轮水手抛下的缆绳,在韩渝指挥下缓缓驶出船坞。
为确保安全,韩渝不打算再用“车”了。
让货轮船头甲板上的大副和水手们用绞盘慢慢收缆,在滨港拖11协助下慢慢往船坞里挪。
滨港拖08现在的任务主要是带住货轮船尾,保证货轮进坞的姿态。
叶书记没想到七万多吨的货轮是这么进坞的,低声问:“靠三根尼龙绳往里拖,那三根绳子吃得消吗?会不会绷断?”
这方面港监局最年轻的副局长是专家,微笑着解释道:“叶书记,这不是一般的尼龙绳,这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的绳子,当船舶载重吨小于十二万吨时,它的破断负荷不小于六十吨。货轮上的缆车也不是普通的绞缆机,我看过代理提交的材料,缆车刹车的最小破断负荷大于三十二吨。”
“比钢丝绳结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