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那年李临孤注一掷地努力,压缩睡眠时间,走在路上嘴里也念念有词,写完的习题拿出来反复剖析变形,因为他没钱买大量的课外书弄题海战术。
他的抽屉里藏着一只纸飞机和一张写满了他自己看不懂东西的草稿纸。
李临想要去看看,看看那个人的世界,而高考是他唯一一次机会,他不敢有半分侥幸心理,只能更拼一点,多学一点,压上自己手中为数不多的所有筹码。
出成绩那天,他从未那么紧张,在网吧颤抖着手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深呼吸,点击确认。
一行数字出现在他眼前,一瞬间他的脑子失去了处理能力,没能理解这一串数字表示着什么。
下一秒,他几乎尖叫出声。
这是他三年间最完美的一份答卷,成功作为敲门砖,让他触摸到了A大的门槛。
也给他一个机会,去和那个少年重逢。
李临是他们那一届的市状元,学校和市里给了他一笔不菲的奖金。
这个名头也使得他暑期家教爆满,家长们把金额抬到一个他自己都有几分匪夷所思的地步。
但是多亏这些,他攒下了自己大学的路费和学费,也劝服了奶奶放弃让他毕业找工作的念头,而是继续读书。
别人的志愿填报都是全家的大事,一家人从开始吵到结束的不在少数,动员七大姑八大姨七嘴八舌争执出花来的也有之。
李临一个人翻了翻书,找个空闲的时间插着兜就去网吧开了个最低时长。
他登入网站,想着自己抽屉里藏着的纸飞机和草稿纸,回忆起灯下演奏的少年和他在那天课后激动之下写的一串字符,闭上眼,深呼吸,顺从内心地、慎重地按下了选项。
A大,计算机。
走出网吧,李临的脚步轻松起来,甚至跑去奶茶店,根据自己的记忆买了当时转学生送的那款奶茶。
甜度适中,滑润不腻口,他端着奶茶几乎想要在街上蹦几个蹦。
七月底八月初,录取通知书便陆续到达了,李临确认了专业后,从奖金中拨出一部分,去店里给自己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八月底,他给自己打包好行李,给隔壁多年的老邻居送了些水果之类的,拜托他们在自己走后照顾点奶奶,又给奶奶留了一部分现金藏在她多年的小布袋里。
李临拖着大包小包去坐绿皮火车的那天,奶奶来送他,他低头能看见她满头花白的发。
她佝偻着腰仰头依恋地看着自己带大的孩子,这是自他出生后,他们第一次分开,他要踏上他自己的旅程了。
老人清晰地意识到他从此只会越走越远,成为男人成为丈夫成为父亲,而不再是那个走路都跌跌撞撞的半大孩子,哭啼啼抱着她问为什么自己没有爸爸妈妈?
她伸出岁月打磨粗糙的手,男孩弯腰让她可以摸到自己的脸,她摩挲着这张青春年少的脸,她有太多嘱咐想说,又怕他嫌自己啰嗦,转念一想,他这么多年走来已经有了足够的社会捶打。
但是,但是,但是,她眼角湿润,她还是不放心,她甚至生出几分埋怨,为什么要走得那么远,远到她都无法想象那边的生活。
最终她只是用长满老年斑的,一层皮薄薄挂在骨头之上的手拍了拍李临的手,“走吧,走吧。”
她哽咽了,“你走罢。”
李临低头看着她握着自己的手,那双苍老的手曾经喂他吃饭,扶他学会走路,多年来他们俩紧紧抓住彼此,现在他要一个人离开北上。
去奔往他一个人未知的未来。
第13章 (李临的回忆)
下了车,远远的就可以看见举牌子接新生的学姐学长,李临垫脚找四下张望,看见了写着A大的牌子。
学长带着他去学校租来的大巴上休息,把行李放在大巴的行李舱里,单背个小包上车。他缓缓呼出一口气,踏上车,尽量隐蔽地环顾一周,没有认识的人,然后小心地挤进最后一排,找了个位置坐下。
他靠着窗户看着外面陌生的风景,小城市里不常见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宽广笔直的柏油路上他没见过的车络绎不绝,两侧行道树高高耸立亭亭如盖。
“这就是他长大的地方吗?”李临这么想着。
凭借着一腔孤勇不计后果地来到了这个遥远陌生的城市,此时李临才开始惴惴不安,没有那个人的联系方式,甚至连他最后到底是否考了A大都不确定,抓住西装男人的一句话就坚定不移地来到这里,说不准只是一场空。
到了学校,他下车,去找自己的行李,热情的学长马上迎接上来帮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