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坐票十一块,一张站票只要六块。
几岁或十几岁的温伏就这么扶着养父的座位靠背,小腿被车厢过道上数不清的大包小包挤得无法移动,木讷地在嘈杂的交谈声和交织的烟酒汗臭味里站一路。
一趟两个小时的大巴坐下来,他的鞋子被压变形了,腿也麻了,下了车还得被养父再连打带踹地骂一会儿。
所以十七岁以前的温伏最讨厌赶路。
二零一五年的戎州尚未开通到锦城的高铁,他们还是只能坐大巴。
去往锦城那天,费薄林背着装满温伏最爱的菊乐和巧克力还有饼干的书包,先替自己和温伏在大巴车里放好行李箱,又照着车票上的座位号牵着温伏找到座位,用纸巾擦了一遍座椅后再让温伏坐在里侧靠窗的位置,自己则靠外,隔开了温伏与拥挤的过道。
随后费薄林调整了一下温伏顶上小空调的方向,以保证温伏凉快的同时头顶不会被不被空调指着吹。
最后他再教温伏怎么系安全带。
温伏长到十七岁,这天才第一次知道坐在巴士上怎么系安全带。
一切完成以后,费薄林拿出耳机,让温伏安静地靠着自己看提前在家里下载好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这是温伏学会用手机看视频以后最爱的电影,整个暑假他看完电影就去市图书馆借了书,看完书以后又看了一遍电影。
费薄林问他真的有那么喜欢吗,温伏说喜欢,费薄林就问要不要买一套书。
温伏想了想,说买书就算了,大学不总呆在家里,买了也无法经常看。如果买在租的房子里,书也要颠沛流离。
于是温伏和费薄林商量,以后他们有自己的新家了,就买一套《哈利波特》放在新家,想看随时都能看,也不用担心搬家的问题。
长途客车上的乘客都很安静,温伏挨着费薄林,车窗的窗帘拉得很严实,烈日晒不到他的身上,别人的气味飘不到他的周围,温伏看着手机上的电影睡着了,费薄林就悄悄把他的耳机取下来,让他靠在自己肩上。
等温伏醒过来,费薄林就把拧开的水杯放到他嘴边。
喝完了水,温伏可以吃饼干和巧克力,吃完又能靠着费薄林睡一觉。
一觉醒来,他们到锦城了。
温伏揉着眼睛,似乎不愿意从座位上起身:“就到了吗?”
费薄林一边收拾书包一边问:“你还想坐得更久吗?”
温伏点头:“想。”
要是能和费薄林一直在路上就好了。
费薄林只当他没睡醒,有一搭没一搭地回他的话:“为什么?”
总不会有人想一直坐大巴,想在这样漫长沉闷的车厢里长久地待下去吧。
温伏却只说:“喜欢和薄哥赶路。”
费薄林笑了:“坐大巴也喜欢?”
温伏思考了片刻。
虽然他目前还没坐过其他长途交通工具,但如果有费薄林的话。
“坐什么都喜欢。”
作者有话说:
坐追追也喜欢
第74章
现在是八月下旬,川大和川师开学都在九月份,费薄林来得比较早,就是为了提前租房子。
前两天在网上看好房后他和中介约定了时间,今天一下车就带着温伏和大包小包的行李直奔跟对方约好的租房地点。
在家时为了避免白跑,关于房子的各种信息他都事无巨细问了个清楚,今天去那儿只为了亲自看一眼,只要没有大问题,他们基本可以立马签合同入住。
车站离租房的地方很远,好在现在是正午,离中介下班还有好几个小时,费薄林在车站饭馆打包了一份盒饭,打算让温伏到了房子里一边等他看房一边吃。
两个人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终于到了小区。
途中费薄林给中介打了电话,对方很快在小区门口等他。
房子的地理位置还是很好的,在两所大学之间的商务圈和交通网中心,周围公共配套设施也齐全,超市医院公园都有,离地铁口也近——这些费薄林在来之前都提前做好了功课。
唯一让人不太满意的就是面积。
房东在租房信息上说这房子有差不多五十平,当时考虑到房子在这样的中心位置还只收一千块钱租金,费薄林觉得五十平简直物超所值,毕竟自己在戎州的家也就六十平。哪晓得一问中介,中介说房子只是“差不多”五十平,实际上是四十五平。
好嘛,费薄林又想,四十五平在这样的地段一个月一千块也很难得。
结果今天来房子里一看,所谓四十五平,竟然还包括了楼层公摊面积和墙体面积,家里正儿八经的活动空间只有三十七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