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人说完这一番话,七皇子顿觉胸腔里心跳如擂鼓。
这话是什么意思,他自然是听得明白。
只如此大逆不道的事儿,想要下定决心也难。
“想这般行事,把握有几成?若不成,可是灭顶之灾。”
“王爷居东宫多年,麾下之人至少为朝中半数,豫王善领兵,又握兵权,如此能有七八分把握。”
传话之人拱手道。
七皇子还是有所犹豫,正要开口,又听那人再度张口。
“殿下也该想想,晋王虽未丧命却也毁损面容,为君者岂能面有疤痕?四皇子早被皇上厌弃,无继位之可能,为保北狄江山后继有人,即便殿下犯错,皇上必定也会保住殿下,倘若此刻不出手,皇上还在盛年,如果再有皇嗣,那殿下您就不是独一份儿了。”
此话说完,见七皇子面色似有松动,便点到为止。
“王爷言尽于此,是否要做,还是由殿下定夺,奴才告退。”
待人走后,七皇子盯着面前已经快要放凉的茶水,眼神复杂。
而没过多久,便有丫鬟前来报喜,说皇子妃刚由府医查出,有两个月的身孕了。
虽然七皇子和许思霓并没有什么感情,但对于许思霓怀上了他的孩子,七皇子还是高兴的。
当即就去了正院。
冬日的夜晚,月光都显得格外冷。
七皇子看着正院越来越近的暖黄色灯光,想着自己即将成为父亲,心底某处也是忽的被戳中了。
为母则刚,为父亦然。
若说方才七皇子心中还有所动摇,此时就已经慢慢定下决心了。
心思在方才的烦扰焦躁和忽至的喜讯中被拉扯,一时也忽略掉了,怎么这报喜来的如此巧。
十五日后,赶在过年前几天,西境的军营中,一封密信就送到了豫王手里。
彼时的西境已经是下过几场大雪了。
天寒地冻,燕胡的粮草又不济,如今已经是节节败退,用不了几天,或许赶在年前,就能把数十年前丢失的麟州夺回来了。
届时若燕胡还不肯求和退兵,北狄的国土恐怕就要往外扩一扩了。
这事儿就算是振奋人心了,不过豫王看完了七皇子的密信后,眼中的光似乎更亮了一筹。
第260章 只怕万一
“有人给大帐送信,好像是汴京来的。”
郑寒进了沈千帷的营帐,站在火盆子旁边,边搓手边汇报道。
“没人查他才奇怪,再过几日,晋王都该抵达汴京了吧。”沈千帷正在擦拭玉佩,小心放回锦盒里后,才又道,“燕胡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多盯着点儿豫王,免得临了儿又出事。”
郑寒点了点头,又瞟一眼放在沈千帷床头的几本明显被翻阅过的书,咂嘴叹道。
“都是出来打仗,这回回去,头儿你是既挣了军功,又喝了不少墨水儿,估么没人再喊您大老粗了。”
“废话,老子文武双全。”沈千帷得意一笑。
不过调侃打趣儿之余,还是没忘了说正事。
毕竟身边杵着豫王这么个大钉子,不小心也不行。
而半个时辰后,豫王就把他叫去大帐,透露了一个消息。
“晋王遇刺的事情,你是在现场的,现下皇上要彻查此事,让七皇子审理,信件已经送到了,再过两日,查案的大臣也即将抵达军营,不过为保军心稳固,此事只能暗里查,不可大肆宣扬,你手里的事儿就全都放一放吧,先陪着一道查案。”
沈千帷蹙眉,心道查案是假,恐怕想支开他才是真吧。
毕竟他心里清楚,晋王遇刺的事儿,怕就是和豫王还有七皇子脱不开关系。
但这军中的确就是他对案发过程了解的多,也是不好推辞,便就暂且应下了。
他倒也想看看,豫王支开他,究竟又想有什么动作。
出了大帐,看着远处皑皑白雪,士兵们正围着火堆说笑取暖,沈千帷情不自禁的摸了摸手上的戒指。
无论如何,他要把豫王盯死了,过年回不去,春暖花开的时候,总该回去看那娇娇了。
汴京城,苏府。
“灯笼可都挂起来了吗?春联和福字也都贴上了吧,还有给府里人预备的赏钱,都用红纸封好了没?”
苏珺宁从后院里一路看到前院,边四下检查边和府里的各个管事问话。
“小姐放心,都预备好了,包括两个月后大公子成婚要用的东西,也都预备好了,届时正月过完,这些物件儿撤下了,马上就能再挂喜字儿!”
被问话的人里头,管事儿最多的婆子笑着回话。
苏珺宁满意的点了点头,才叫人都散了。
而后便又对南絮吩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