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王擅于带兵打仗这件事,是众所周知的。
建宁帝能从燕州起兵,一路势如破竹打进汴京夺位,晋王就立了不少功劳,不然当初也不会除了太子外,下面就是他一个皇子有爵位。
不过如今宸王不再是太子,夺嫡变成了晋王和七皇子之间的事儿,那晋王再是能征善战也是不愿意轻易离开汴京出去的。
但宸王这一番话却像是把内外分工明确好了一般,晋王出征,七皇子同他在汴京备战后方,这无疑是偏向七皇子了。
倒也是能理解,毕竟眼下谁都知道,皇后一党和七皇子亲密,显然是宸王无继位之望,转而扶持七皇子了。
对此,建宁帝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晋王对建宁帝而言,做太子还是有所欠缺,四皇子是最没指望的,所以七皇子眼下就是建宁帝用来历练晋王的棋子。
当然了,要是七皇子真的比晋王更好,那建宁帝也不在乎七皇子的生母卑贱。
所以此刻当宸王这般提出要求后,建宁帝做出个疼惜宸王的样子来,顺势就答应了。
“也好,就让老七去帮你吧。”
“儿臣遵命,儿臣一定好好协助大哥和诸位大人!”七皇子闻言也立即出列。
摆出虚心听话的模样。
旁边的晋王看着他们这般顺心,眸色不由的就暗了下来。
目光扫了扫在场的大臣,苏毅并不与他有眼神交汇,最后还是荣国公李坤安站了出来。
“皇上,这粮草之事已然有了解决之策,不知此次战事皇上要派何人为帅,带兵出征?”
李灵汐不久便要过门,日后就是晋王妃,身为岳丈,他自然是设法要偏帮晋王的。
第214章 躲不掉
行军打仗,除去粮草,最重要的自然还是兵马。
荣国公把问题拉到这上面,建宁帝也跟着严肃了几分。
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后,沉声开口。
“西境战事非同小可,朕决意以镇守西境多年的赵忠琦为主帅,他熟悉西境事务,也曾多番立下战功,又常年与燕胡打交道,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至于其他将领,除开汴京,亦从其他州县调派人马,沈赫!”
“臣在!”
被提到后,沈赫立即出列,朗声应答。
建宁帝凛眉,“你的本事朕是知道的,你跟着朕的时间也不短了,此次出征,你可愿去。”
“臣愿意前往,尽忠尽职,为皇上分忧!”沈赫抱拳。
“好!”建宁帝目光锐利,“上阵父子兵,你家那小子朕知道也是一把好手,这些时候亦是履立功绩,就与你做个先锋将军,随你出征!”
一听这话,沈赫的眉头就蹙了蹙,下意识便想拒绝,可不等他张口,建宁帝又已经转头看了荣国公。
他一时插不上话,只得先站回原位。
能被皇上赏识自然是好事,可在这件事上,沈赫就是不想让沈千帷掺和进来的。
哪怕身为臣子,身为一名武将,知道这保家卫国是责任,可作为父亲,他情愿儿子不必有这些责任。
苏毅用余光打量着沈赫的神色,也是跟着微不可查的蹙了蹙眉。
最后建宁帝点完了兵将,才又放缓声音。
“现下人马已有,主帅已定,但副帅的人选朕心里尚无定论,你们可有人选?”
说这话时,建宁帝的目光就似有若无的往晋王身上扫了扫。
晋王不傻,自然是很快就体察到了建宁帝的心思。
不过副帅嘛,其实就是副手而已,尤其皇子做副帅,必然是用不着他真的去带兵,这是建宁帝在给机会,让他能出去立功。
七皇子插手了粮草后勤,这前线立功的机会就给他,晋王意识到,这是父皇的权衡之术了。
当然了,要论起来,出征自然是弊端颇多,且未知是否会立功,但如果他也同七皇子一样窝在了汴京,那势必会让建宁帝失望。
毕竟他这些年就是靠着当年辅佐建宁帝夺位登基的战功,才在皇室立足的。
想到此般种种,晋王才出列上前,朗声开口。
“父皇若不嫌弃儿臣愚钝,儿臣自荐!”
“好,你有此心,朕便允了你!”
得到想要的答案后,建宁帝的眸中也迸发出锐光来。
宸王默默看着书案后那一袭龙袍,心底清楚,就眼下看来,建宁帝还是更偏向于晋王的。
不过不要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总能慢慢筹划。
这些皇子之间的争斗,也并非所有人都关心,这里头就有沈赫和苏毅。
在建宁帝面前没能开得了口,出宫后,沈赫便一直面色沉沉。
刚要骑马离开,就被身后传来的声音叫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