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炖了一回,总该让晋王记住。
只不过苏知意没并不知道,汤送到了,大郡主却嫌弃的很,闹着也不让晋王喝,最后那老鸭汤怎么被端上来的,也怎么样被端了下去。
她在王府的日子怎么样,外头也不关心。
反正苏府里头是气氛极好的。
就是这段时日沈千帷入刑部之后就忙的很,极少能抽出空闲来陪苏珺宁了。
这不,今日又递来消息说要出去追捕逃犯,不知道几时能回来
督捕司嘛,干的就是这个。
不过因为需要保密的缘故,沈千帷并未透露要去哪里,只说回来了给她带好东西。
苏珺宁倒也不介意,她有大鹅陪着呢,一点都不无聊。
哦对,忘了说,苏珺宁给大白鹅取了名字了,叫元宝。
其实开始想叫它旺财来着,但遭到了所有人的一力反对,所以最后只好换了元宝。
这鹅是直肠子的,自然不能放在苏珺宁的院儿里养,不然几天就给造的臭烘烘的,所以是放在府里挖的小池子里养的。
旁边叫下人砌了一个小窝,就叫花园里打杂的丫鬟一并照料着。
苏珺宁每天都晃悠过去给它喂食,喂了这几个月,倒是喂熟了,大老远听着岸上喊元宝,就往岸边游。
这会子看了信,由沈千帷想起元宝,就起身往外头去了。
不过还没走到池子边儿呢,便瞧见罗妈妈领着一个小厮正往崔氏的院子走。
苏珺宁仔细一瞧,便认出那是临安老家,叔父家里头管家张大叔的儿子。
心下好奇,就过去打了招呼。
“罗妈妈,这不是庆德小哥儿吗,是叔父那儿有事?”
“小姐真是听着喜讯来的吧,是我家公子要成婚呢,定了期,就在四月初八,奴才是特来报喜的。”叫庆德的小厮笑着道。
苏珺宁一听,也是意外的很。
“相看的哪家小姐?我竟不知呢。”
“是临安本地的,兰家的嫡长女,您是见过的。”庆德如实道。
这一说,苏珺宁脑海里就想起这么个人来。
兰氏,是个温温柔柔的漂亮女子,瞧着是不错。
“夫人还在等着呢,奴婢还得带人去回话,小姐若是想听,不如一道去吧。”罗妈妈笑着道。
苏珺宁便也笑着点头,“那我就正好听一耳朵去。”
于是几人就一道往崔氏院儿里去了。
一炷香的功夫后,事情就说了个明白。
二房,也就是苏珺宁的叔父苏桦这一房,嫡出的孩子有两个,长子苏予仁和次女苏皖音。
这回要娶亲的就是苏予仁,比苏予珵小一岁。
此次春闱,苏予仁没参加,倒不是什么特殊原因,主要是他自己觉着没准备好,所以就打算下回再考。
因为北狄的科举不是三年一次,是一年春闱,一年秋闱,而后隔三年,才循环,所以明年秋闱再考,倒也不算晚。
而之所以把婚事赶在功名前头先定了,是因为兰家的祖父身子不大好了,或许今年熬不过去。
届时人去了,兰氏要守孝,怕要耽搁好些时日,所以两家就商议着不如把婚先成了。
人家女方不嫌弃苏予仁还未考取功名,苏家自然也是没意见的,所以就这么定了下来。
崔氏捏着帕子温柔笑着。
“这倒也好,俗话说先成家后立业嘛,这先娶了媳妇,予仁也能安心只管功名了,四月初八,届时殿试也已经过了,正好我们一大家子都能去。”
庆德拱手,也是笑眯眯的。
“奴才还未恭贺大公子和三公子高中之喜呢,想必奴才把消息传回去了,我们老爷夫人,也一定高兴的很!”
见他们说完了正事,苏珺宁这才又插进话来。
“皖音姐姐近来如何,你来汴京,她可有叫你带东西给我?”
第171章 去临安
“有有有,奴才来的时候,小姐特意嘱咐的呢,方才忙着报喜,竟给忘了。”
庆德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恭恭敬敬递上。
苏珺宁笑着结果来,立即就拆开看了。
“你们姐妹两个呀,真是亲近的不行,过年往临安送年礼,你也塞了不少东西过去吧。”崔氏在一旁打趣。
看完信,苏珺宁才抬头回话。
“我和皖音姐姐是知己,自然亲近的,这不,我人还没去呢,她就在信里与我说,叫我去了和她住一个院子。”
“好好好,由得你们去。”崔氏摆手。
又叫罗妈妈安排着送信的庆德下去歇息。
屋里只剩母女两人后,崔氏才琢磨起来。
“这去临安要走水路更快些,约么四五天吧,那咱们四月初就得走,而今还剩小半个月,我得快些预备东西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