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完澡后才觉得踏实了。
“好饿好饿,快摆膳吧,我这醒的是时候吧,刚好赶着用午膳。”苏珺宁心情很好的笑着。
迎梅给她梳头,“寄春已经去了,马上就能用膳,不过小姐下回还是早些起的好,这不用早膳,对胃不好呢。”
“嗯,我知道,这不是难得一回嘛。”苏珺宁点头。
不多时,寄春就带着个小丫头拎着膳食回来了。
一边给摆膳就一边闲话。
“今儿上午二小姐出去白玉寺祈福烧香了呢,不过回来的时候面色似乎不太好,像是不开心。”
“烧香?”苏珺宁端起碗,“她好端端的去烧什么香,平素也没见她礼佛啊。”
寄春便回答,“说是昨儿晚上梦见亡母,所以今日去祈福呢。”
这么一说,苏珺宁便点了点头。
“或许是思念亡母,一时难受了吧。”
除了这个理由倒也想不出什么别的来。
几个丫鬟也觉得应该是这样,所以就没再提了。
用过了午膳,崔氏屋里的罗妈妈就来了一趟。
是来给苏珺宁送衣裳首饰的。
这不是马上就年底了么,府里上上下下的都做了新衣裳,打了新首饰,刚好再过两天就是小卢氏两个孩子摆童关宴的日子,就穿新的去。
事实上,苏珺宁并不缺新衣裳新首饰,年年都做不少呢,倒是说起小卢氏家的宴席来,她就随口问了一句。
“是哪一日来着?”
“十七。”罗妈妈回答,“夫人知道小姐不想去,但好歹去了坐坐就走也行,届时老爷也要去的,不好不给面子。”
苏珺宁点头,“罗妈妈放心吧,我知道轻重。”
虽然苏毅和崔氏的感情很好,但始终前头还有一个死了的大卢氏杵着,还是死在与苏毅有感情,刚生下孩子的时候,所以崔氏心里不舒服也得在这一块儿做的大度些。
毕竟和过世的人斤斤计较,自己不得劲不说,也影响夫妻感情。
对此,苏珺宁只能叹气,要是爹娘之间没有一个大卢氏,应当感情会更好。
所以此时苏珺宁就觉得苏知意脑子有病,为什么会喜欢晋王,那真嫁过去了不也是个继室么。
不喜欢自己的后妈,反倒喜欢给别人当后妈?
想不通想不通。
也不愿再多想了,怕想多了觉得自家亲娘当年也是恋爱脑了。
然而苏珺宁没料到的是,她此时正和几位汴京适龄的贵女,被宫里的晋王生母,贤妃娘娘,比对谈论着。
“你瞧瞧这些人,王家姑娘倒是极好,可惜曾内定是宸王的妾室,咱们璋儿娶来做正妻,岂不惹人笑话,还乱了纲常。”
说着,贤妃就把王煦薇的小像放到了一旁,转而拿起了李灵汐的小像。
似乎有些满意的样子
“荣国公府的嫡女倒是不错,样貌极好,家世也不俗,荣国公府乃武将里头数一数二的勋贵,祖上有大功,这世子李昱恒又称汴京第一才子,想必来日在朝堂上也能对璋儿有所助益。”
不过她话音落了,旁边的侍女就低声道。
“可是娘娘,奴婢听闻这位李小姐脾气不大好,有些刁蛮,性子急,不大稳重呐。”
“是吗?”贤妃蹙眉,“那就得再考量考量了,可不能像皇后似的,挑了个那么个儿媳。”
这话说的就是宸王妃尹氏了。
值得一提,尹氏打‘病了’之后,至今未有好转,似乎有撑不住了的迹象,不过如今也没人管就是了。
毕竟宸王自己还未能从身体残疾的阴郁中走出来呢。
将李灵汐的小像挪开后,下头一张就是苏珺宁的小像了。
贤妃看过,眼睛顿时就亮了亮。
“这个好呀,苏家的嫡幼女,家世好,样貌也好,又有才,还是个聪明的,几次三番斗的许家小姐下不来台,她父亲是左都御史,监察百官,颇有职权,母亲崔氏背后乃应天书院,人脉极广,这个当是最合适了!”
侍女看过之后也点头。
“可不,这位苏四小姐也是得了皇上多次赞誉的,想必挑她,皇上也满意。”
“嗯,那就暂且先算她一个,我再瞧瞧别的。”贤妃笑着道。
接下来又看了好些个,最后还是觉得苏珺宁最合适,于是在晚上请了建宁帝来用晚膳,就把这事儿给说了。
虽然定下的是翻年了再好好选,但早就先告知了贤妃和皇后,所以这会儿就选定了人,建宁帝也不意外。
听说是觉得苏珺宁好,登时就也点头。
“这丫头是不错,给老三做嫡妻,很般配,老三性子安静些,那丫头活泼,倒是互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