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倘若真如此,那苏知意身上的事情可真有趣了。
“行了,这件事我知道了,你们几个人不许跟其他任何人提起,好好留意着含锦阁的动静儿。”苏珺宁吩咐。
几个丫头应声,也都知道这里头的轻重。
苏知意身上背着建宁帝赐的婚约呢,居然喜欢上皇子,那可真是...
不止丫鬟们心里琢磨,苏珺宁嘴上不说了,心里也暗暗琢磨着。
这可真是贵圈多乱事啊,还是当初在临安,院里汴京的时候清静。
想到远离汴京,苏珺宁又不自觉的想起沈千帷来。
也不知道他走到哪里了,到渝州了没有。
渝州离汴京也有将近八百里的路呢,沈千帷骑马去,恐怕得四五天才能到吧。
她在汴京琢磨着,而此刻沈千帷却已经快到渝州地界了。
他的战马追风是建宁帝赐的宝马,急行赶路可日行五百里,要不是郑寒的马是普通马,一天最多能走两百里,他此时应该已经进渝州地界了。
不过这就是日夜赶路,休息很少了,估么着明天就能到地方,算起来也就跑了三天。
驿站里,郑寒给两匹马喂了粮草,回来就心疼的直抱怨。
“这两天连夜赶路,都把我的踏云累坏了,要是累病了,头儿你得赔我一匹好马,和追风一样的。”
沈千帷大口吃着菜,抽空抬头看他一眼。
“追风是胡人进献的宝马,皇上赏给我爹,我好不容易要来的,给你弄一匹,想的倒是美,快吃,吃了睡上三个时辰好起来赶路。”
“就睡三个时辰啊!”郑寒一下就垮了脸。
沈千帷便用筷子的另一头敲了他一下。
“给你娇气的,当初打仗的时候还有彻夜不眠的,你小子两年不提刀,养废了?”
“哪有,我就是说说。”郑寒嘟囔了一句,也拿起筷子吃菜,“这可不如汴京的酒楼味道好哈。”
“有吃的不错了,以前行军都是啃干粮,等回汴京了,我请你吃好的,喝好酒,别婆婆妈妈了。”沈千帷端着碗扒饭。
听了这话,郑寒倒是开心了,笑眯眯的也跟着大口吃。
粗略用了晚膳,两人简单擦洗一下就和衣而眠了。
这是军人素养,在外头保持谨慎,也节省时间赶路。
第二天清早,两人就又策马上路了。
想赶在下午就到豫王府和沈赫汇合。
第92章 将门虎子
渝州,豫王府。
守门的侍卫见到门前停下两个风尘仆仆,身着软甲,骑着战马的年轻人,立即上前。
“这里是豫王府,敢问阁下何人?”
能穿软甲,骑战马,肯定是军中的,所以侍卫不敢轻视。
郑寒翻身下来,“我们大人是兵部千户沈大人,也是明威将军的嫡子,特奉旨前来协助明威将军剿匪,不知将军等人落脚何处,所以就先到王府来了。”
听完这话,侍卫的态度又更恭敬了几分。
“原来是小沈将军,王爷还有沈将军并几位大人,现下去军营点兵了,今日从附近州县调来的剿匪兵马也才刚到,他们去了才一炷香的功夫呢。”
“军营在何处?”沈千帷沉声询问。
侍卫忙拱手,“小沈将军人生地不熟,还是小的派人带您去吧。”
豫王府的人一点不倨傲,反倒是很恭敬的样子,和沈千帷心里想的地头蛇形象有点不符合。
不过伪君子也不稀奇,所以他面上没露出多余神色,只点了点头。
“那就多谢了。”
侍卫应声,叫了个人来,就领着他们去渝州军营了。
彼时,这边沈赫和豫王并肩而立,正在清点人马。
伏虎寨的山匪约么有一万人,山势易守难攻,所以这回剿匪是投入了打量的兵力。
渝州本地驻军七千人,还有朝堂另派的八千人,一共一万五千人马,比山匪要多五千人马。
且朝堂也给配备了精良的装备,从弓箭手,弩箭手到火炮营,都有。
可以看得出此次建宁帝剿匪的决心。
毕竟要是一举除了伏虎寨十几年的匪患,那是大涨朝堂士气,收拢民心,同时还能震慑豫王的事情。
当然了,要是不成,那豫王或许就要背帽子。
朝堂会说战败是因为他手下的渝州军不听指挥,军队素质差云云。
豫王自然不会心甘情愿的看着这种局面发生,所以剿匪怎么剿,如何出兵,如何夺战功,这也是他要考虑的。
总的来说,此次剿匪是建宁帝和豫王的博弈,双方都会想办法在折损对方利益的同时,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王爷,沈将军的公子到了,在军营外候着,请求见面,说是奉皇上旨意来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