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页(1 / 1)

('

不过她遇到高明程了,高明程最近发了一笔横财,又想有个开门红,愿意千金买马骨,于是说道:“行吧,我收了,你们要是有别的东西,也可以拿出来,我给的价钱会比别人要高点。”

他打开袋子,从里面拿出两张十块的钱,将之递给那个卖伞的大妈。

买下这把伞后,他随手把伞放在车斗里,似乎一点都不在乎。

周围人倒是恭喜伞主卖了个好价钱,但也没谁再去拿好东西出来卖了。

这让王珣和高明程都有些失望,只能继续往前面的街巷走去。

“哎,我还以为其他人会再拿出点什么东西来呢。”王珣失望的说道。

他觉得那把伞平平无奇,伞面很旧了,也没有字和画,就是普通的油纸伞,并且桐油刷的还不均匀,有些地方深了,有些地方浅了,看着更显旧了。

伞架也磨损的厉害,虽然还能撑开,但用着已经不顺畅了。

即使用着顺畅吧,这把伞这么重,撑伞也累啊!

高明程之前把伞随意的放在车斗里,这会儿却把玩上了,他说道:“我觉得这里面藏了东西。”

王珣一愣,随即又仔细研究了一下伞柄,那伞柄浑然一体,根本看不出任何痕迹来。

“不可能吧?人家都用过金属探测器了。”王珣有些不信,肉眼看不出来就算了,还不信金属探测器吗?

那玩意,他废品站也有,用着还挺方便的,能在一堆乱糟糟的废品中找到金属。

高明程摸着又粗又重的伞柄,念了句顺口溜:“子孙愣,破春凳,只准你烧,不准你卖!”

曾有人将财宝藏在春凳里,怕以后子孙变穷后会变卖家当,于是留下了这么一句话。如果子孙听从老人言,把春凳拿去烧,那么藏在里面的金银就可以让子孙重新发家了。

王珣不懂。

高明程也不是很确定,他只是觉得这把伞有滇南的特色,于是想起滇南那边的一些传说。

滇南自古出宝石,一些大马帮甚至经常到附近的国家去做生意,因此流传了很多说法。

比如‘穷走夷方急走厂’,夷方就是指缅甸,印度,泰国等国,厂就是指这一带玉石矿、银矿、宝石厂。

人们守在家乡的一亩三分地,可能安稳度日,但难以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世代艰辛的命运。

走夷方,出去闯荡,就可能改变命运,从而发家致富,当然也可能客死他乡。

而在以前,盗贼横行,于是富人都有埋藏财宝的习惯。并且每家有每家的说法。

高明程印象深的还有一个顺口溜:“上七丘,下七丘,金银藏在七七丘,谁能盘得着,买个腾越州。”

腾越州就是滇南保山腾冲那边,能买下一座城,那得藏着多少财宝啊!

因此在看到这把伞有一点滇南风格后,高明程就决定溢价买下。

大不了亏了呗!

第606章 毁了才能得到

抱着亏了也无所谓的心态,高明程决定等回去后,就把这把伞给毁了,他要看看,这么重的伞,到底有没有藏东西。

不过现在还是以收旧物为主,于是高明程把伞放在脚下,暂时不管了。

接下来的三天,他和王珣走在通州的大街小巷,以收废品为借口,先打开局面,再询问卖废品的人是否愿意卖以前的旧物。

只是早在八十年代,国内经济开始好转时,一些有先见的文物贩子,就已经一遍遍的来过通州了。

如今已是90年,人们要么已经没有旧物了,要么就是自己藏着不会轻易卖掉。

因此高明程和王珣在这里待了三天,都没有捡到大漏,但多少还是有些收获的,就是入手的价钱不低,但带回首都后,只要找到合适的买家,还是能够翻一番的。

王珣买下一把花梨木的太师椅,还买下一对酸枝木的箱子,以及一个哥窑的盘子。

高明程兜里有钱,但他不买体积大的东西,比如黄花梨家具这种,他就没要。

他和王珣在这里碰到一个买卖古董的跳蚤市场,于是买下一个田黄石的印章,又买了几个墨锭,并几幅近代画家的画作。

这些画,在现在的价钱都不算很贵,但随着古董拍卖合规合法后,价钱就会上涨了。

高明程决定自己收藏个十来年,然后看情况出手。

他买的都是小件的东西,方便携带,并且大部分都不准备现在就出手的。

三天后,他和王珣在傍晚时回到废品站。

因为早在出发前,就给废品站这边打过电话,因此一回到家里,就有热气腾腾的饭菜在等着他们。

邓婉婉更细心,给他们端来一盆热水和毛巾,好让他们能洗把脸。 ', ' ')

最新小说: 闻春声 见月 骑楼与麻雀外传 浮云半书1 浮云半书2 消失的蝴蝶发夹 绝品枭雄 全球神袛:奖励百倍 大明:躺平的我被太宗窥探了内心 毒医圣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