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成远正在看孩子,听见许多玉喊他也没吭声,但默默地走到厨房,拿了水桶和扁担,朝屋外走去。
以前他们喝的水是从老村的井里挑的,要走不少路,而现在是去高明程院子里的井里挑水,这样就方便些。
只是他一走,没多久就听到小旭旭的哭声,许多美听到后,当即放下手里的活,急忙忙的朝发出哭声的地方跑去。
堂屋里,小旭旭一屁股坐在地上,正哭的稀里哗啦的。
而小石头则站在他身边,手里还拿着一块灌芯糖吃,吃的满嘴满手都是口水和黏黏糊糊的糖。
许多美先是把小旭旭抱起,然后才问怎么了,可惜小旭旭口齿不清,哪里说的清楚,倒是知道指着小石头,哭道:“推我!”
许多美看向小石头,问道:“小石头,是不是你推弟弟了?”
小石头吃着糖,一开始不肯说话,后面才说是小旭旭抢他的糖吃,才推的。
许多美听了这话,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只是小石头也还小,说道理也说不通,干脆先把两个孩子分开。
于是她抱着小旭旭找到高明程,把小旭旭交给高明程带着。
刘婶子眼看着大儿子就要结婚,没准很快就要有孙子孙女了,因此可喜欢小旭旭了,抱着小旭旭就不撒手,好在小旭旭也是一个不认生的,只要没有弄痛他,谁抱都一样。
刘婶子拿糖哄着小旭旭,说道:“小旭旭,来吃糖!还是要吃茨菇?对了,明程,你们家有茨菇吗?我一个亲戚送了我十斤,吃到现在,还有七八斤呢。”
高明程就问许多美吃不吃,他是不爱吃茨菇的,这玩意个头小,吃起来要削皮,大冬天的吃茨菇,手冷的很。
许多美正要说话,却见小旭旭不肯接糖,一脸认真的说道:“会推!”
这话,其他人听不懂,唯独许多美听懂了,她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不过孩子护食,也算是常见的事。
第587章 决定种莲
有许多美帮忙掌勺,这顿晚饭在六点钟时,总算可以上桌吃饭了。
这大过年的,家家户户都是大鱼大肉,许多玉家自然也不例外。
之前高明程送给他家的牛肉和鱼,就摆在餐桌上了。
除此外,还有萝卜炖豆腐、芋头炖骨头等菜,但最令高明程喜欢的,却是一道小菜。
那是一盘子腌大蒜须。拔出新鲜的大蒜,将蒜须洗干净,然后切下来,再用盐、辣椒等调味腌制,腌制好后,香辣爽口。
在村里,大家把能用的资源,都用上了,比如大蒜须能够做腌菜,而葱须和生姜一起煮水,喝了后,可以治感冒。
早在古时候,就有各种腌制菜根的配方了。比如《菜根谭》中就说了,农民把好菜拿到城里去卖,那些卖不掉的老菜帮和菜根就自家拿来吃。
这种菜帮和菜根炒着吃的口感不好,因此都需要腌制,或者晾晒后放进坛子里窖藏一段时间再吃,风味就很好。
蒜须很嫩,并不会木质化,因此腌制后的口感很不错。
大鱼大肉吃多了,吃点小菜过过口,那也正好。
饭桌上,许多玉问高明程他们今年去不去大姐和三妹家拜年。
按理,三妹许多月是要到大姐、二姐家拜年的,不过现在交通不便,且许多玉煮饭慢,是姐妹们都知道的事,因此往年就不怎么到许多玉家拜年。
许多美看向高明程,高明程则说道:“初四去大姐家拜年,初五去三姐家拜年,我们初六就要去县里吃喜酒。”
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初三是要上坟祭祀的,不能去拜年,甚至最好不要登别人的家门才好。
而初六是王珣和邓婉婉结婚的日子,他们是早就说好要去县里吃酒席的。
另外,高明程也还惦记着杜红玉的事,也不知道过年期间,县里是否安好。
这空出来的初四和初五,就刚好可以去两个姐姐家拜年了。
许多玉听闻,也答应一块儿去。
以前交通不便,大家很少来往,现在高明程有了拖拉机,自然要在过年时走动走动的。
从许多玉家回去时,已是晚上八点。
今夜无雪无风,因为满山满地的雪,即使没有月光,光线也不显得昏暗。
夜晚的雪地,反射出微弱的光芒。
人踩在雪地里,发出擦咔擦咔的声响。
高明程抱着小旭旭,身边则是许多美,一家三口走在安静的小路上,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第二天就是初三,虽是上坟祭祀的日子,但今天愿意去山里上坟的人,估计也不多,山路陡峭,再加上冰雪覆盖,这个时候登山,是有一定危险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