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忙碌了半个月,高明程收到了一大批的古董,这些古董,以瓷器和钱币为主,他们这儿毗邻景德镇,附近也有几家小型的瓷窑,所以瓷器类,是真的不少。
看着收来的瓷器坛子,高明程那是一脸的菜色啊!
这些瓷器坛子,不管它们是来自明朝的还是清朝的,不管它们的造型是艳丽的还是古朴的,现在通通只有一个归宿——那就是装咸菜!
因此打开盖子后,就是一股子咸菜味。
有一个清朝的粉彩瓷,居然被用来装豆豉!
那味道,绝了!
高明程爱惜的抚摸着这个粉彩瓷,看它的目光,跟看自己的老婆孩子一样。
许多美抱着小旭旭坐在旁边,一双眼睛也盯着满地的东西看,她也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多古董。
她的呼吸微微有些急促,低声问道:“明程,这些东西值多少钱?”
高明程指着那堆东西,说道:“这些能赚个五六倍吧!”
紧接着,他又神情慎重的指着那个粉彩瓷,压抑着激动的心情说道:“这个粉彩瓷我不卖,要自己留着。过个十来年,它能卖出百多万的价钱!”
许多美惊得倒抽了一口凉气,双眼瞪圆,满脸的不可思议:“百多万?天啊……”
高明程拿起那个粉彩瓷,在灯光下仔细的打量着。
在古董这行,他算是半吊子,懂一些,但懂的不多。不过他的这点学识,也足够吊打那些什么都不懂的文盲村民了。
在这个粉彩瓷的底部,赫然有着青花篆书“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款。
瓷器的底款,就是辨别瓷器年代的重要标志。
因此,高明程只需要看懂了“乾隆年制”四个字,他就能够确定,这是乾隆时期的瓷器。
所谓的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因此成就了粉彩瓷。
只不过,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仿制款,比如民国时,市面上也有一批粉彩瓷,正版具有民国时期的特色,但仿制款的话,就需要鉴定人火眼金睛的来辨别了。
高明程盯着那四个字的底款看着,猜测着这到底是正版货还是A货,但不管是哪种,凭借这个粉彩瓷的品相,保存个十来年,必定能够赚上一笔!
除了这个粉彩瓷,他又在钱币中挑挑拣拣,选了几枚品相好的出来。又在一堆砚台和墨锭中选了几样出来。
然后他把地上的那些东西分类收好。
至于刚才特意挑选出来的,则专门放在一个柜子里。
高明程对许多美说道:“这些东西,是我要留下来的,以后如果缺钱,就拿出来卖掉,如果不缺钱,就当做传家宝。”
许多美不太懂,但不耽误她乖巧点头,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高明程伸了个懒腰,说道:“累了,我要睡觉了,明天还要去孝岗镇那边收东西,多美,你明天去买些便宜点的碎茶叶,然后放进那些瓷器里,去除一下里面的异味。”
许多美点头应下,看高明程累了想睡,而怀里的小旭旭则反常的闹觉不肯睡,于是就带着小旭旭去了高淑芳的房间,和高淑芳说说话,省的打扰了高明程睡觉。
高明程躺下后,眼睛一闭便睡了过去。
这段时日,他开着拖拉机到处乱跑,饶是他身体素质好,也累的够呛的。
他计划再收一个村镇的货,然后就跑一趟羊城,先把手里的货卖掉换成钱。
在对未来的计划和安排中,高明程睡的更沉了。
第448章 狗屎运
“高老头,你又牵你这头病牛来卖?我看你还是牵回去吧!前面几次赶集时,都没人愿意买这头病牛,今天又不是集日,镇上都没几个人,你把病牛牵来,想卖给谁?”
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响起,他坐在凳子上修理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再看他身后的招牌,可以看出这是一家修理自行车的店铺。
他口中的高老头是个看上去七十岁左右的老人,老人的手里牵着一头老黄牛,那头牛又老又瘦,行走无力,眼睛发红,并且时不时嚎叫,表现的极为异常。
不需要对牛有多么了解,只要看上一眼,大家就会知道,这是一头病牛。
高明程刚来到这里,就目睹了这一幕,于是好奇的朝着那高老头和老黄牛看去。
高老头饱经风霜,留下满脸的皱纹,一双眼睛深陷,头发花白,那模样看着不比身边的老黄牛好多少。
听到修理自行车的老板这么说,他嗫嚅的说道:“我……我孙子得了病,家里没钱给他治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