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且因为张金玲为人勤劳,孵小鸡和养鸡的活,她都会。
张金玲中等身材,她安静的坐在那里,脸上微带害羞之色。
如果仔细看,就知道,张家人都有一个标志性的大嘴,并且以后张金玲和高明里生育的孩子,也遗传了这样的大嘴。
张金玲安静,高明里也安静,似他这般不会来事的小伙子,也是运气好,生在这个时代,如果再过二十年,你若是不会来事,不会讨姑娘欢心,那就准备好打光棍吧!
罗小华和张金玲的父母谈的高兴,双方说说笑笑间,就把彩礼钱和要买多少东西的事情都商定好了。
至于婚期,定在六月八号。
现在已经是五月了,所以很快就要迎来婚期了,那么婚礼要用的种种物品,就可以开始准备起来了。
罗小华当场给了彩礼,张家人则会拿这钱去找木匠定木箱,到时候会陪送一对木箱,两床被子,一个橱柜、一个脸盆架,一个脸盆,以及一个暖瓶。
这些就是张金玲的嫁妆了,至于压箱底钱,就得看张金玲的父母愿意给多少了。
事情谈的顺利,高明里从头到尾都没说几句话,纯粹是来当摆设品的。
不过张金玲的父母对他也还是比较满意的。
因为高远见有蒸酒的手艺,一年下来,是有不少进账的,而高明里呢,又是制糖厂的正式工,这可是正经的工人啊!
这会儿,工人的身份还是很吃香的。
但很快,随着国内经济市场的变化,很多工人都要下岗了。
谈妥了婚礼上的事情,张金玲的妈妈说道:“小华,你家在村里是不缺房子,有房子住,但是明里在县里做事,肯定是住在县里的。他现在借住在他二哥家里,倒也没问题。只是,总不能一辈子借住吧?”
罗小华也想到这点了,其实她心底是不希望高明里住在高明程的家里,就是怕高明里会跟高淑芳一样,到时候站在高明程那边,那自己就白生了一个儿子了。
于是她说道:“肯定是要买房的,但暂时买不了。亲家,我跟你说实话,现在家里的钱只够彩礼和办酒席,但再等一年,肯定就有钱买房了。”
她说这话时,表情极为自信,因此张金玲的妈妈就信了她。
罗小华的确有自信,高远见能够蒸酒赚钱,她每年都种菜卖菜,再加上年底卖掉养的猪,这一年下来,总有两千块左右,再加上高明里自己攒下的钱,应该是能够买一间房子了。
并且她想,如果还不够的话,那么还可以找老三和淑芳借。
至于老二,罗小华是打定了主意,老二不先给他们服软道歉,他们是不会理会老二的。
就当没生这个儿子吧。
这个念头只一闪而过,因为接下来,他们在张金玲家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又说了很多关于婚后的打算。
只是罗小华心底真正的打算,却并没有如实的说出口来,她打算等结婚后,再说出口。
她之所以给高明里相中了张金玲,就是看中张金玲勤劳,因此她想,等高明里和张金玲结婚后,以夫妻两个都借住在高明程家不好为借口,把张金玲留在村里住。
到时候高明里放假了,就回来住一晚,上班就去县里。
而张金玲留在村里的话,那么她就可以多买一些鸡仔让张金玲来养,另外还能帮她照顾地里的菜和家里的猪。
这样一来,罗小华的日子就能够轻松很多。
只是罗小华心里清楚,如果现在说出口,张金玲好忽悠,但她的爸妈肯定不好忽悠。
因此她一直藏在心里,迟迟没有说出口来。
等从张金玲家出来,罗小华美滋滋的对高明里邀功:“看吧!妈给你找了多好的媳妇啊!这张家不穷,也不用担心以后她一个劲的贴补娘家,她性格又好,又勤劳肯干,要不是我们两家有些沾亲带故,你还说不上这么好的媳妇呢!”
罗小华极为自得,等着高明里表示感谢。
只是高明里却迟迟没有表示。
高明里一脸的沉闷,完全没有刚订婚的欢喜和期待。
甚至心底还有一丝丝后悔。
当初他问二哥时,二哥让他攒两年钱,然后再相看合适的人,让他不要急着结婚。
只是那个时候,他突然就觉得十分的不满,都是同胞兄弟,其他几个哥哥都陆续结婚,连孩子都有了。
那么自己为什么要那么晚结婚?
两年?两年就有彩礼钱和买房钱了吗?高明里自己都觉得不太可能。
所以,靠自己去结婚的话,可能需要三年、四年甚至五年!
想到这里,高明里就决定听从父母的话,娶了张金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