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这趟我去。”张洋很干脆的答应下来,不出意外,今年他要给金马好好上上课,告诉他们什么叫家国大义。
“张导爽快,对于其他评委会成员有什么想法,我们可以把一菲也安排进去当评委。”李暗见目的达成,心情非常好,这会竟然异想天开起来。
要是他和刘一菲,一个人做评委会主席,一个人做评委,那也是一段佳话,金马的热度肯定大增。
“真这样我都不敢发奖,到时候一群人不得指着我鼻子骂。”他又不需要这一点热度。
李暗却是悄咪咪的给了张洋一个白眼,你一个人过去,就敢随意发奖了是吧。
不过目前弯弯电影势微,是不争的事实,不管是谁去当评委会主席,内地影片得的奖都不会少。
两人正事聊完,又寒暄一会,李暗直接告辞。
张洋正事聊完,在工作室四处看了看,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才回家。
早上逃过一劫的张弘毅,下午逃不了了。
张洋在午睡过后,两点左右,就把儿子从东院揪到了他的书房。
儿子的第一首古诗,学什么呢?这个问题刘一菲和刘妈妈都很关注,她们也一起来到了书房。
书房的沙发上,张弘毅坐在中间,左右被他爸妈包围,刘妈妈坐在旁边的一个小沙发上。
张弘毅看到这个架势,觉得还不如去上学,这是三堂会审吗?
“教他《春晓》或者《咏鹅》。”刘一菲对张洋提议,她记得这两首古诗,是最适合小孩子的。
“最适合孩子的启蒙诗是《山村咏怀》,这首歌有从一到十的数字,还有不少量词,
而且它的画面感非常强,可以让弘毅学会以后,把它画下来。”刘妈妈突然在一旁侃侃而谈,她做了不少功课。
“这几首古诗都是适合一般孩子的,对张弘毅来说不合适,他的第一首古诗,一定要学豪放大气的。”张洋觉得自己的儿子肯定是天才,
他说着拿出本唐诗宋词,翻到要教的那一页。
刘一菲和刘妈妈都凑近看了看。
“他这些字都认不全吧。”刘一菲看到张洋给儿子选的,居然是杜甫的《望岳》,忍不住为小家伙抱不平。
岱宗夫如何的岱和决眦入归鸟的眦,小家伙怎么可能认识。
刘妈妈也点点头,认同女儿的话。
张洋扭头看着有点发懵的儿子鼓励道:“我的儿子,肯定是天才,十分钟就能把一首诗学会。”
张弘毅真想对大魔王说一声:“我没有,我不是,别瞎说。”
但他不敢,只能可怜兮兮的开始开始学《望岳》。
诗圣杜甫的《望岳》,把他勇于攀登、蓬勃向上的豪气,和傲视一切的气骨峥嵘,展现的是淋漓尽致。
张洋只教了小家伙五分钟左右,就对他问道:“会背了嘛?”
张弘毅点点头,他感觉这首诗太简单,立刻开始了背诵,
“岱宗夫如何……,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张洋哈哈一笑,自己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是天才,他又试探着说道:“要不然,我们把它默写出来。”
张弘毅感觉自己要哭了,大魔王你不要太过分,简直得寸进尺,如果他知道这个成语的话。
“慢慢来,不要着急。”刘妈妈在旁边看着这一切,脸上笑意变的很浓。
张洋的记忆力好是出了名的,她这外孙果然也不差。
第926章 恶俗谣言
一般四五岁的小孩子背古诗要20-30分钟,聪明的也要10分钟左右,
他直接五分钟一首,还不是最简单的那种,就记忆力来看,张弘毅绝对是个天才。
京城的这场暴雨,下的时间有点长,从15号夜里一直下到17号还没有停止的迹象。
这几天,一家人都陪着张弘毅这个小家伙,可他一点也不开心。
他被老爸抓在书房里背古诗,背的人都麻木了。
17号上午十点多,张洋的书房里传出阵阵童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张弘毅又背完了一首古诗,真好!
“很好,这首诗讲的是……”张洋坐在沙发上,对儿子又讲起这首诗的具体意思。
张弘毅点点头,不知道是认命,还是听懂了。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一下,助理给他发来信息,张洋看过顿时感觉好巧。
就在今天十点,金马电影节正式公布,由张洋担任今年的金马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消息一公布,大家就觉得有好戏看。
因为不出意外,今年老谋子、陈诗人和江文都会有电影入围,还有闻牧野的《我不是药神》基本少不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