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们要监督网上的舆情反馈。
剧组将网络口碑营销外包给了一家公司,杰西卡以个人名义,同样找了一家外包工作,在影迷汇聚的网站发文发帖。
通缉令基本质量和口碑有保证,自然要多招人摇旗呐喊。
电影产业发展到现在,良好的口碑早不是影迷自发形成的了。
其中掺杂着太多营销和幕后推动。
IMDB网站上,很多外包公司专门养出来的账号,发布了精心烹制的好评。
“没想到黑客帝国之后,还能看到这么酷爽的动作片。”
“马丁的动作戏一如既往的精彩,男主角从软弱、压抑到释放和强悍的转变,他演绎的可圈可点。”
“没别的,通缉令就是部让你一次嗨个够的电影。”
其他电影论坛和娱乐门户网站上,相关的推广软文更是冒出无数。
“只要你不讨厌马丁-戴维斯和安吉丽娜-朱莉两位演员,看过《通缉令》这部电影后,你会死心塌地爱上他们!”
媒体舆论对普罗大众的影响不是一般大。
到了周末,那些进入影院的路人观众,选择电影的时候,看到一部网上或者纸媒上见过好评的《通缉令》,自然而然掏腰包购票。
至于马丁和朱莉两人的粉丝,早已通过各种粉丝组织进行了充分动员。
遍布全美的可乐神教成员,不仅购票入场,还化身为自来水,成为影片传播的节点。
这也是制片公司愿意花费大价钱聘请明星主演的原因。
他们有支持者,有话题度,还能源源不断的制造眼球效应。
于是,朱莉抱着一个孩子,牵着一个孩子,保姆又推了一个孩子,不厌其烦的在洛杉矶最热闹的世纪城和罗迪欧大道频频出没。
《人物》杂志再次以她作为封面人物,刊登连载朱莉在中东与非洲期间所写的难民日记。
可以说,朱莉选了一条很有格调和未来的路,毕竟不用担心难民会大范围消失。
因为她的国家会帮助她源源不断的制造难民。
马丁则接受厄尼-莱弗利的邀请,一起来到伯班克的见面,他们特意将会面地点选在露天咖啡厅,让狗仔记者拍个够。
相关八卦绯闻应运而生。
“马丁-戴维斯得到女友布莱克的家人认可!”
“据知情人可靠消息,马丁-戴维斯与布莱克家人会面中,谈及了他与布莱克的订婚事宜。”
这个知情人自然是布鲁斯。
他找了合作的女狗仔乔迪,提供了所谓的照片和内线消息。
马丁编造自己的八卦,反手再卖给媒体,非常熟练。
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引起人关注,让他们的目光投向相关的电影通缉令。
进入11月份的第一个周四下午,通缉令在北美3100家影院提前上映,拿到了688万美元的提前场票房!
第255章 赢家通吃
周五,下班时间刚到,泰德随便收拾过办公桌,背上包就往外跑。
喜欢蹭他可乐的同事追了上来:“这么着急?”
泰德说道:“昨晚加班,没去看提前场,今天再不去看通缉令,我能原地爆炸。”
同事摸出一瓶印着马丁图像的可乐,递给泰德:“一起去。”
电梯间挤满了人,泰德看了眼时间,说道:“六层而已,我们爬楼梯。”
两人转进安全通道,下楼后也不用去远处,这里是曼哈顿商业区,几百米外就有影院。
泰德刚进前厅,就发现今天人特别多,售票处排起几十人的长队。
同事赶紧拉着他加入其中。
旁边另一排长队,同时来了几个女孩,其中的棕黑发问道:“我们看什么?”
金发女孩说道:“看帅哥!”她指了指通缉令的海报:“帅哥加美女,就选这一部了!”
个头最矮的女孩接话道:“通缉令?我记得看过评论,一片好评,网上报纸上都说这片子很好看。”
附近有男生搭话:“对的!这片超好看,口碑非常好。”
女孩们虽然没搭话,但决定了买这部片子的票。
何况,还有促销活动。
每一张影片,赠送一小瓶可口可乐。
这也影响了部分人的选择。
影厅中挂起的大幅海报:“看通缉令,马丁-戴维斯邀请你喝可口可乐!”
泰德买完票,拿着赠送的可乐,冲马丁海报那边举了举。
身边的同事说道:“愿世界拥有可口可乐。”
与此同时,亚特兰大,诺斯维尔社区附近的AMC影院。
埃琳娜、莉莉和霍尔一起进了放映厅。
因为要等霍尔完成功课,他们来的有点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