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宁宁到底是什么样的个性,谁也说不好。
容妃这时才呵斥大宫女:“锦珍,不许胡说,本宫最讨厌身边的人嚼舌根、乱猜忌。”
大宫女急忙跪下:“奴婢多嘴,求娘娘恕罪。”
叶裳依却坐不住了,心烦意乱地站起身,匆匆告退。
“娘娘,时辰不早,臣女就先回家了。”
她走后,大宫女站在门口,瞧着叶裳依的身影远去。
她回到容妃身边,见容妃正在剪灯烛。
“娘娘,叶大小姐好像满腹狐疑。”
容妃似笑非笑地勾了一下唇角。
她看着跳跃的火烛:“有时候,上面的烧坏了剪掉,才能使得灯火更加明亮。”
叶裳依对沈宁宁的了解,不是容妃所期望的那样。
没关系,那就强行改变她的想法。
大宫女颔首,转而从柜子里拿出一封信。
“娘娘,要说聪慧,还得是这位谢家四小姐。”
“您瞧,上个月您寄过去一封信宽慰她,她便感恩戴德的写了这么多张信纸。”
容妃接过谢愿玖的来信,简单地看了两眼,便放了回去。
她神色有些愉悦:“是啊,谢愿玖倒是真的聪明。”
“你替本宫回信,再赋予二百两寄过去。”
“告诉她,谢丞相要她吃苦锻炼,本宫不好多多接济,希望她能明白。”
“一有机会,本宫定会帮她回京。”
大宫女答应,便转身去写信了。
这天,叶裳依照常进宫为九皇子伴读。
到了时辰以后,容妃特地派宫中马车送她归家。
还说:“最近城里,发生了好几次百姓强拦世家马车,进行抢劫的事,本宫还是派人护送你回去。”
叶裳依连声谢恩。
但马车经过一处胡同的时候,她却听见一个熟悉的软糯声音。
“等等,停车。”叶裳依吩咐马夫。
在她的要求下,马车缓缓倒退回去,正对着巷子。
叶裳依看见,沈宁宁的马车,停在广阳县县令傅家的门口。
小家伙正笑眯眯的,指挥着陈冶和傅家的家丁,帮忙搬运东西。
成筐的猪肉、米面,还有十几件包起来的厚裘袍,被送进了傅家。
甚至还有一捆捆的粗柴!
傅远松亲自出来迎接,不断感谢:“宁宁,之前找你开口,我已经不好意思了,你还给这么多,我心里真是过意不去。”
“傅爷爷,您就别跟我客气啦,快抬进去叭~”沈宁宁笑的像花儿一样娇俏。
叶裳依咬着牙,坐在马车里看见一切。
她耳边回响起宫女锦珍的话——
“多半是藏着掖着,不想给你们。”
沈宁宁……对一个县令都如此慷慨!
县令既不是穷人,也并非灾民,她想给就给这么多。
果然如锦珍所说,沈宁宁在她们面前,都是装出来的,其实自私得很!
叶裳依放下帘子,没好气地道:“走吧!”
她忘了关心为什么容妃的车夫,要带她走广阳县这条路回家。
她满心都是沈宁宁不愿帮助大家的愤怒。
第二百七十二章 辛勤耕耘小宁宁
随着天气愈发寒冷,城里城外,不断有被冻死的人。
甚至有的人,走到了祥云村口,还没来得及求救,便倒了下去,再也没能起来。
沈宁宁于心不忍,觉得应该找一种食物,是能养活所有人的。
于是,小家伙便在仙境里到处翻箱倒柜。
她的仙境中倒是一片世外桃源,吃喝不愁。
沈宁宁留意到,有一种植物叫红薯,成活的速度太快了。
一天不看,就能攀藤发芽。
再加上仙境里时不时飘来一阵灵雨,生长的速度便更快。
通常六个时辰过后,再去查看,便能在土里结出一堆。
沈宁宁的甘薯地,通常是半天过去,就能结出一百来个。
都把旁边的葡萄藤的架子快挤得歪倒了。
小家伙只能把红薯搬出去,跟祥云村的村民们分享。
“宁宁,你这个红薯长得真是不错,烤出来香喷喷的。”
村民们围在秦奶奶的祖屋院子里,人手一个热腾腾的红薯。
小家伙也捧着一个在吃,说道:“那都是因为我的甘薯藤好。”
“对咯,叔伯们,你们要不然,从我这儿拿点甘薯藤去种叭?”
既然这个东西这么好存活,一根藤就能收获不少,简直是冬日佳品,还能不让人饿肚子。
没想到,村民们却哈哈一笑。
刘大伯道:“这个冬天种不了,甘薯藤不耐寒,一受冻就不再生长了。”
尤其是现在,寒灾来袭,什么作物都活不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