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曾听奶奶说过,沧云国和北泰国在先帝时期,就交战数次。
直到三十年前,才冰释前嫌,互通往来,也允许贸易交商。
只不过,百姓们心中对曾经敌国的恨意,并不是那么好消除的。
这也大概是为什么,那位老农害怕被人知道他是北泰国的人。
【我不仅没有罚他,还让随行的太医,为他留了治腿的药方,命人替他将他的茅屋翻修了一遍。临走时,我告诉他,你是有身份玉牒的人,哪怕生在北泰,如今也是我沧云国人士了,所以,何须惧怕?】
【信到此处,也该写尽了,我做这事时,想到如果你在,必然要夸着说哥哥好棒,于是盼望着你给我回信,要多写点。】
看完落款,沈宁宁却陷入了沉思。
她抿了抿粉唇,反复喃喃思考:“身份玉牒……”
来送信的轻骑拱手道:“郡主,请您回信吧,卑职还要带着信,快马加鞭地追上太子殿下的脚程。”
沈宁宁回过神来,顿时趴在马车上,用书篓里的纸笔,洋洋洒洒地写完了一篇。
轻骑随身带着火漆,等吹干墨汁,当即就塞入信封封上,拱手告辞后,快马加鞭地离去。
沈宁宁小心翼翼地将那只桃花看了又看,喜爱得很。
但她知道,桃花花期短,从崇州这么一路送来,哪怕轻骑脚程再快,也显得有些发蔫了。
于是小家伙把桃花放进仙境里,用灵泉水养着。
等墨凌危回来,给他一个惊喜。
……
十一月十五,京城连续下了三天的大雨。
天气寒冷无比,城中兜售棉衣、兜帽的店铺,早已销售一空。
寒雨萧瑟中,水洼倒映出凝着浓云的黑沉天际。
一阵阵铁蹄,踏入水洼中,击碎涟漪。
谢明绪与三队官兵,及一名长官执金吾,在粮仓前,勒停马匹。
大雨瓢泼,他们身披蓑衣。
为首的执金吾上前拍打门扉,用严厉催促的声音,混杂着急促的雨声传入粮仓内:“开门!官府查案,开门!”
里面久久无人回应。
执金吾看向身后的官兵:“这个粮仓的东家是谁,还没找到?”
官兵拱手道:“回大人,粮仓是福宁郡主的,早已在一炷香前就派人通知了,但至今郡主还未到。”
执金吾的国字脸上,顿时露出严肃的神色。
他看向谢明绪:“谢将军怎么想?”
谢明绪是负责调查逃军案的主要负责官员,此事应由他做决定。
谢明绪沉了沉眼眸:“不用等郡主了,开门,事关重大,随后我会跟郡主说清楚。”
执金吾不想得罪沈宁宁,要的就是谢明绪这句话,幸好谢明绪不曾袒护自家人。
他颔首,随后严厉呵斥:“踹门!”
几个身高马大的官兵上前,随着“咚咚咚”的狂响,门扉被踹开。
三列官兵鱼贯而入,到处搜寻可疑之人。
谢明绪走进院子里,发现六个粮仓里,装满了木头。
不一会,门口传来糯糯的声音,伴随着气喘吁吁:“我,我来迟啦!”
雨下的太大了,马车不好走。
暮春和晚春为沈宁宁举着伞,小家伙提着裙摆,脖颈间围着火红狐狸毛,更显得小脸嫩白如玉。
一双明眸眼睛,乌黑透彻,揣着一抹歉意。
她匆匆走进,执金吾回到她面前,声如洪钟地请安:“参见郡主,卑职乃城防司执金吾高虎。”
谢明绪对沈宁宁沉声说:“我们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称你的粮仓包藏了一名可疑之人,怀疑是逃军,所以需要开仓搜查。”
沈宁宁对上谢明绪的一双薄眸,她缓缓点了点小脑瓜:“好……搜吧。”
几个官兵回到他们身边:“大人,将军,搜遍了,粮仓里没有人。”
沈宁宁不动声色地眨了两下黑睫。
执金吾眯起眼眸,用余光扫了两眼小家伙的神色。
突然,一名官兵从里面传来呼喊声:“这里有个住人的小屋子!”
谢明绪面色黑沉,转而跟着执金吾,同时赶往那个方向。
沈宁宁也提裙,小步跟上。
大雨像针落下,将小小的屋子变成围局。
官兵们聚在门口,反复推拉,都打不开门扉。
执金吾上前,推开众人,冷声:“我来!”
他猛然一踹,门扉轰然而裂。
第二百一十章 偏私疼爱
门扉破开,屋子里整洁如新。
床铺连个褥子都没有,像是从未住过人。
谢明绪和执金吾同时入内,到处翻找。
沈宁宁立在门口,抿着粉唇张望。
谢明绪走到屋内唯一的木柜子前,打开一看,眼神倏而一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