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听言,都七嘴八舌地附和——
“宁宁说得对,这可是人命啊,咋是一句意外就能说得清的?”
“要真是有问题,等太子殿下回京彻查清楚,不就好了,给大家一个真相。”
刘大婶子甚至说:“就是啊,这样急着定案,莫非是凶手心虚?”
她刚说完,老村长就严词提醒她:“刘家媳妇,你可要小心说话,被传出去,影响的是咱整个祥云村。”
刘大婶子撇撇嘴。
她丈夫刘大伯一向沉默,这会却罕见地开口:“我媳妇说的倒也没错,三条人命不能这么草率地没了。”
“既然宁宁只相信太子殿下,王捕头也别为难她一个孩子,一直逼着她签字画押了,等太子殿下查清,不就好了么?”
王捕头终于急了。
他站起身,面红脖子粗,跟祥云村的大家怒声——
“你们以为我不想查吗?以为我就真的想让沈小姐画押吗?别说我了,你们诸位都做不了主!”
“官府上头已经批令,给这个案子定了,他们的死就是意外,不是有人蓄意放火,我能怎么办?”
“你们现在抗拒,沈小姐不签字画押,最后的结果,是咱们都落不着一个好。”
“不仅我会受上官责骂,你们祥云村也会处处受到打压。沈小姐,吴家还是别村的,他们村的村长都不急,你到底在坚持什么呢?”
他最后一句话,是对着沈宁宁说的。
王捕头急的面色躁红,从他眼下的乌青看得出来,他为了这件事恐怕也费神了。
权势就像大山一样压迫下来。
哪怕这三个人枉死,但上头说他们是意外去世的,那就是意外。
谁想辩驳,就是跟权势叫板,他一个小小的捕头都没法抗争,何况沈宁宁只是一个孩子?
这样的事,王捕头遇到的多了。
起初他年轻那会,还会凭着心中没有泯灭的正义,强行坚持调查。
但后来苦果子吃多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现在他再处理起来,就得心应手多了,但他还是第一次看见沈宁宁这样难说通的硬骨头。
小家伙异常平静,也更为坚定。
“我坚持的,是公理,黑的不能说成白的。”
“你凭的什么底气?”
“就凭祖昌哥哥,在我面前咽气;凭吴叔吴婶死前已经要悔改;凭这世道,邪不压正!”
她说完,村民之后,有一人爆发出响亮的喝彩声——
“说的好!”
谁来了?沈宁宁疑惑回头。
第一百一十四章 怎么是你
村民们分开,让出一条道。
眼前还敷着药的疯书生,拄着陈冶帮他做的拐杖走过来。
老村长皱眉提醒:“疯书生,这个时候,你就不要来添乱了。”
疯书生却仰天大笑,沈宁宁从未见过他这样意气风发、面色红润的样子。
他凭着感觉伸出手:“好徒儿,师父的好徒儿!”
小家伙连忙上前扶住他:“疯夫子,你怎么来啦?”
“听说有人要颠倒是非,助纣为虐,我当然要出来听一听有多无耻,幸好为师没有白白教你圣贤之理,为师支持你,一定要还吴家一个清白。”
疯书生感动之际,甚至眼眶含着热泪。
他已经很少有这样热血激动的时刻了。
为着他们戴家的风骨有了传承,也为着他所有才学,后继有人而高兴!
王捕头斥责:“疯书生,你这样教,是害了沈小姐。”
在这种世道,哪个清贫的百姓之家,会跟权势叫板?
能号令官府直接为凶案定性的大人物,想必是绝对惹不起的!
疯书生扭头,看着王捕头的方向。
“愚不可及!”他说王捕头。
“宁宁今日,帮的何止是吴家三口人?而是未来,千万万万个我们。”
“今日他们敢入室放火,害人性命,可见将人命当做草芥,你我在这样的权势眼中,更是命如草贱!”
“来日你的家人、你的妻儿,在大火中被烧出累累白骨,你也能说出一句‘世道如此’吗?!”
王捕头陡然陷入沉默。
陈冶出声:“当火都烧到我们头上的时候,再喊冤,才是来不及。”
刘大伯附和:“一直退让,绝不会引来他们的同情怜悯,反而让那群权势更加确信,我们平民百姓,只是他们平步青云的垫脚石,舍之不可惜。”
村民们忽然醒悟过来。
有人怒骂:“有的权贵,心太黑了。”
“可不是吗?”有人抱怨:“这件事哪儿能这么轻易地抹过去?”
不多时,支持沈宁宁的呼声就越来越多,最后除了老村长沉默,全村村民叫嚷着要给吴家一个公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