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页(1 / 1)

('

陈慕武在信中留下这段话,并不是毫无目的地客套,而是期待日后这则信息能起到大的作用。

就算国内现在已经改朝换代,推翻了反动落后的北洋政府,但换上来的南京政府,也不过同样也是一个反动落后的政权而已。

未来鲁迅身边有很多朋友和同学,甚至包括鲁迅本人,都受到过国民政府的通缉,更有甚者,还都惨死于反动派的屠刀之下。

与其让这些人东躲西藏,被抓捕之后英勇就义,还不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能来斯德哥尔摩躲上两年最好,不能的话也能进入到瑞典驻华大使馆,让国民政府不能贸然进去抓人,否则一不留神就极有可能演变成为外交事件。

陈慕武只希望鲁迅能够看懂他在信中特意写下这番话的良苦用心,也希望将来这几句话能派上大用场。

当然,他更希望这几句话派不上用场,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情况似乎不太可能。

施汝为在上海拜访了不少陈慕武名单上的人,但终究都是答应的人少,不答应的人多。

碰了一鼻子灰的他,只能离开上海,踏上北上南京、天侓、北平、奉天等地的旅途。

第172章 东北大学物理系

按照陈慕武此前的交待,离开了上海的施汝为一路北上。

他每到一地,都要去各所知名大学,和学校中的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等理学教授老师打招呼,请他们通知学生,瑞典驻华公使馆即将在上海举办王子学院的入学考试。

施汝为顺便还要在各所学校里打听清楚,现在国内的理科学生的学术水平到底如何。

只有掌握了学生们大概的学术水平,才能为将来的考试命题的难易程度作参考。

也幸亏陈慕武并没有选择自己出题,然后由施汝为把题目带回来这种命题方式。

因为他想象中现如今的大学生物理水平,和真实的情况有着很大的偏差。

就以全国最厉害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为例,在1925年,北大物理系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这样的:

一、量子概念的发展史;

二、气体动力学理论的发展史;

三、有关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讨论;

四、简述菲涅耳在光学上的贡献;

五、详述迈克尔孙干涉仪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理论和应用;

六、设计一个八极、220kV、100kV·A、效率为90%的自激励式发电机,并配有有全套必需的附件;

七、三级真空管的发展历史、理论和应用;

八、电磁质量概念的发展以及其验证;

九、简述赫兹有关电磁波的工作;

十、请阐述气体导电的电解质性质;

十一、计算圆环型天线的特征参量;

十二、X射线谱的理论以及其在物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十三、请阐述测定阴极射线和阳极射线荷质比的所有方法;

十四、简述卢瑟福-玻尔理论的实验基础和理论基础;

十五、请阐述所有测定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方法;

十六、简述卢瑟福关于放射性的工作;

十七、请阐述所有测定电子电量的方法;

十八、简述所有的J·J·汤姆孙的创造性的工作。

上述十八个题目,对应192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的十八名学生。

老师把这十八个用英语写成的题目,装进信封中打乱顺序,然后让学生们各自抽取一个,当做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

论文的正文可用中、英、德、法文撰写,在考验学生的物理学水平同时,也考察了他们对专业外语的掌握能力。

但是这十八个题目的难度,实在是让人不太能恭维。

与其说撰写的是毕业论文,不如说是类似于一种读书报告。

当时作为全国物理学高等教育水平最高的北大,其学生的物理学水平尚且如此。

幸亏陈慕武没有想当然的出题,而是把出题权拱手放给了施汝为和国内几所大学的物理系教授。

否则的话,他想当然出的那套题目,很可能会酿造成没人能及格的“惨案”。

除了和这些物理学同行前辈们交流之外,每到一地,施汝为还要去拜访陈慕武名单上的各位拟邀请的汉学教授,请他们出山去斯德哥尔摩的王子学院,助陈慕武一臂之力。

虽然名单上大部分人都以故土难离这个理由拒绝了陈慕武的邀请,但架不住陈慕武列出来的名单足够长,而施汝为也勤勤恳恳按照名单上的人名一家一户地拜访了过去。

所以到了最后,他终究还是请到了以郭尚武、徐志摩为首的一批人,答应去斯德哥尔摩的王子学院讲授汉学。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