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不说别的学校,只说我们哥廷根大学这一个,每年许多毕业的学生,都会面临找不到工作这个问题。
“——当初爱因斯坦教授刚毕业那个时候,不是同样也找不到工作吗?
“这些找不到教职的学生,原本还可以去德国的邻国,比如说奥地利,还有瑞士的德语区大学找工作。
“可现在上述两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也面临着一种教职饱和的状态,所以我不得不给这些学生们寻找新的学校。
“但是有不少美国的大学,在每年毕业季的时候来哥廷根大学等着招聘老师。
“可是这些学生们都不愿意离开德国太远,更希望留在欧洲,最好还是德国的邻国。
“奥地利、瑞士国内的大学已经饱和,波兰那个国家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而丹麦的国家很小,想来想去,瑞典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你又刚刚在斯德哥尔摩成立了一所王子学院,我就想问问你,缺不缺数学方面的人才。
“我可以向你拍着胸脯保证,从我们哥廷根大学走出去的学生,一个个都是数学界的后起之秀,拔尖人才。
“当然,他们可能不会在寒冷的斯德哥尔摩待上一辈子的时间。
“只要德国国内的大学有了空出来的职位,我猜人人都更想回到德国国内来任教。”
对于希尔伯特最后提出来的这番理论,陈慕武其实是不太认可的。
恐怕再过几年,德国的大学里面会空出来大量的职位。
但是已经提前出走到其他国家任教的德国学生,或许会很庆幸自己已经提前离开了德国,去到其他地方,根本就不会再想着返回德国国内任教。
但是对于希尔伯特话语里提到的其他部分,陈慕武本人还是很激动的。
王子学院正处于刚刚创立的一个阶段,学校内需要大量的老师。
数学作为所有科学的基础,数学教师地位很高,自然必不可少。
所以陈慕武点头如小鸡啄米:“教授,您可是帮了我一个大忙,我们很需要这些数学人才。”
第165章 奥本海默要移民
陈慕武觉得希尔伯特教授虽然两手空空,却是给他送了一份非常不错的新婚礼物。
陈慕武发愁的王子学院教师问题,希尔伯特教授直接给他送过来了数学一整门学科的师资配置。
虽然那些人都是刚刚走出校园的新人,可毕竟是来自全世界数学的中心哥廷根大学。
可能他们的教学水平或许会有问题,但是最起码知识能力是完全足够的。
正好这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给两个人派的车也到了附近,于是他们拎着行李上了汽车,在从博洛尼亚大学去往博洛尼亚火车站的路上,依然聊着有关从哥廷根大学向斯德哥尔摩王子学院派老师的这件事。
幸亏现在比较有钱的陈慕武,提前买的去巴黎的火车票是包厢,所以希尔伯特不用再去火车站买和陈慕武同一天的火车票。
他只需要上车之后再补交一份人头钱,就能在陈慕武的包厢里一路坐到巴黎。
火车开动了起来,陈慕武和希尔伯特就有关从哥廷根大学向斯德哥尔摩王子学院派遣毕业生的事,经过陈慕武和希尔伯特的谈论之后,总算是确定了意向。
像他们两个聊的这件事情,没必要提前签一份合同,也没办法提前签一份合同。
总之就是陈慕武觉得希尔伯特是在帮他的忙,而希尔伯特又觉得陈慕武是在帮他的忙。
两边都各取所需,认为遇到对方实在是太好了。
聊完工作问题,陈慕武就从行李中拿出纸和笔,在包厢的桌子上趁热打铁,把他在闭幕式前一天,在数学史分会场做的那个演讲,完完整整地写在纸上。
他亲自动笔写文件的时候不多,这次是因为来意大利出差,实在不能在行李里塞进去一个笨重的打字机。
希尔伯特也不打扰伏在案上奋笔疾书的陈慕武,他不是第一次去英国,也不是第一次去巴黎,干脆就躺在自己的铺位上闭目养神。
火车停靠到巴黎之前,陈慕武已经整理完了他的演讲稿。
在把这几张纸交到希尔伯特手上,让对方审阅无误之后。
希尔伯特也在纸上写了一封推荐信,信中还有他本人亲自做的跋。
两个人刚在巴黎火车站下了火车,就把已经装进信封中的演讲稿和推荐信,投进了设在站台上的信箱里。
不出意外的话,几天之后这封信就将出现在德国柏林《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杂志》编辑部的办公桌上。
法国是一个数学大国,所以来自巴黎的信件一定会受到编辑部的重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