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除了发表演讲,拥有会议卡的陈慕武还可以参加讨论和投票、参加开闭幕仪式、会议庆典、会议主办方举办的旅游和参观博洛尼亚附近的名胜古迹。
而且有了会议卡之后,陈慕武还可以免费进入博洛尼亚以及托斯卡纳大区的博物馆和画廊,并且免费获得这次国际数学家大会的论文集。
还有在会议结束后,如果陈慕武想要在意大利国内旅游的话,那么他在意大利铁路公司和航运公司购买火车票或者是轮船票,在意大利境内的酒店和餐馆住宿和就餐,也都能获得一定的折扣。
除了上述种种这些优待,还有另外一项让人完全意想不到的优待条件。
苏联政府那边找上了国际数学联盟,承诺只要是参加了本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并且拿到了这个价值五十意大利里拉的会议证,就可以获得苏联领事机构签发的签证,以及在苏联的居留许可。
估计苏联那边来这么一出,就是想要吸引更多的科学人才,到苏联去参观访问,顺便讲一讲学。
但是这张签证对陈慕武来说,用处不大。
因为以他这个苏联科学院院士的身份,想要进入苏联应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
交完钱之后,陈慕武不但领到了本次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议证,还领到了一本厚厚的会议指南。
指南上面印刷有会议的日程,还标明了全体大会以及各个分会场的具体位置。
陈慕武是头一次来参加国际性质的数学会议,他没想到整个会议居然细分出了七个分会场,分别是:
算术、代数和分析;
几何;
力学、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数学物理学和理论物理学;
统计学、数理经济学、概率论和精算学;
工程和工业应用数学;
初等数学、数学教学和数理逻辑;
以及哲学和数学史。
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个分会场,陈慕武都能理解,因为这些东西或多或少和数学有关系。
但是他没想到,国际数学家大会居然会给物理学单独划分出来了一个第三分会场。
当然,里面的这些内容说是物理学独占倒也不恰当。
在数学家们眼中,力学是和数学息息相关的,最早的牛顿就是在力学的基础上,发明出了微积分这种数学计算方法。
新中国成立之后,北大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数学系,而是被统称为“数学力学系”,这个系别的设置,应该就是来自于苏联的鄚斯科大学的数学力学系。
而天文学也是一样,物理学不愿意承认天文学是物理学的一门分支,天文学家获得不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在物理学那边“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天文学,到了数学这边却成了香饽饽,一直被数学家们视为是自己的禁脔。
像爱丁顿这种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的数学系高材生,进入天文台研究天文学,被人视为是很顺理成章的一件事情。
其他的诸如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数学物理学和理论物理学,也都是如此。
反正在数学家的眼中,物理学只是一门作实验的学科,从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到伏打研究电池,再到卡文迪许实验室的那些人研究原子、电子和原子核里面的东西,只有这些亲自在实验台旁动手的实验,才能算是物理学。
其他的不用动手做实验,只需要一张纸和一支笔,再加上一根烟斗和一袋烟草就能计算出结果来的东西,说是数学也未尝不可。
甚至在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开幕式演讲中,陈慕武还听到了意大利的公共教育部长G·贝卢佐作了如下的一段发言:
“……伟大的麦克斯韦已经展示了数学在天才头脑中的作用,因为他提出了他的公式,而物理学后来才出现。
“正是数学向天文学家们表明了太阳系中新行星的存在和位置。
“正是数学使得计算行星系统的无限大距离(以光年表示)和原子系统的无限小距离(以百万分之一毫米的分数表示)成为可能。
“正是数学使得计算距地球数千光年之外的恒星的质量以及形成原子系统的电子的质量成为可能。
“……”
贝卢佐的这番发言,更加印证了陈慕武大脑中的猜想。
只要不动亲自动手做实验,那么就全都是数学。
幸亏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后,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那帮诺贝尔奖评委们开始迷途知返,接连两年把物理学奖颁发给了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理论物理学家,才把理论物理的归属权重新抢到了物理学这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