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页(1 / 1)

('

拿到手续之后,陈慕武就开始以自己的名义给世界各地写信拍电报,付费请他们在报纸和杂志上刊登《王子学院学报》不日即将发行的广告。

《自然科学会报》、《自然》、《物理学年鉴》、《物理学杂志》等专业的学术期刊;

《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曼彻斯特卫报》、《纽约时报》等世界各国最有名的报纸。

全都刊登了斯德哥尔摩王子学院即将发行由陈慕武主编的学术期刊《王子学院学报》。

希望世界各地有兴趣的读者,能够写信向编辑部订阅。

而有意向《学报》投稿各个学科学术论文的作者,也请大家踊跃来信投稿,一经录用的话,还有丰厚的稿费奖励。

给学术期刊投稿,能获得稿费这件事,在现在的整个世界范围内还是比较少见的。

但只要能提升瑞典在世界学术界的地位,不管是瑞典王储那边,还是瓦伦堡家族这边,都不介意往外多掏点钱。

陈慕武拿到了办报手续,又在世界各大知名的学术期刊和大众报纸上都做了广告,接下来他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陈慕武基本上每天都会去到斯德哥尔摩的码头上打听,询问有没有最近从荷兰开过来的货船。

“黄天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拿着从港口提到的,从荷兰莱顿大学的低温物理实验室订购的液氘,回到了斯德哥尔摩王子学院。

陈慕武想的是,趁着比尔曼还在瑞典,干脆把第四十三号元素也一并用回旋加速器发现了比较好。

也免得这位和自己颇为投缘的化学教授,下次不用再从哥本哈根和斯德哥尔摩两地往返奔波。

他早就已经提前亲自去了一趟乌普萨拉大学,从那里借到了自己需要的钼金属。

趁着其他人都在写论文,陈慕武打算自己亲自做一下这个实验。

第149章 丘吉尔有苦难言

因为《自然》是一本每周发行的期刊杂志,所以它的出版频率和每天出版的各大报纸差不太多。

几天之后,全世界各地的物理学家们,都陆陆续续地从《自然》周刊上,或者本地报纸转载的新闻广告当中,读到了有关陈慕武要在斯德哥尔摩的王子学院,创办一本新的科学期刊《王子学院学报》这则消息。

在荷兰莱顿的莱顿大学,日本留学生仁科芳雄打算在今年夏天结束自己在欧洲的留学旅程,回到家乡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创办一所低温物理实验室。

为此他这些天来一直都在莱顿的低温物理实验室工厂,订购研究低温物理时所需要的降温机器。

至于那些低温得到的药品,从荷兰莱顿发往欧洲各地的损耗很小。

就比如说中国的陈慕武博士,前不久就从大学的工厂订购了一批液氘,发往了瑞典首都的斯德哥尔摩。

但是如果携带低温药品从亚欧大陆的西边桥头堡出发,不管是坐火车还是坐船,抵达亚欧大陆最东边的日本,仁科芳雄不敢保证等自己到了日本之后,他携带的药品到底还能剩下多少。

所以他只能选择采购相应的仪器,待回日本再自行建造低温物理实验室,然后再生产相应的低温气体。

他在临行之前,读到了陈慕武在《自然》周刊上打的广告。

仁科芳雄觉得当初正是像一盏指路明灯一般的陈慕武,指引着他放弃了研究虚无缥缈的量子理论,而投身到了更有实际意义的超导怀抱当中来。

如果自己早日攻克超导临界温度过低这个问题,那么将来日本国内的能源使用就将进入一个极大丰富的阶段,不会再在输电线路上造成过多的损耗,能把每一块儿煤发出来的每一度电,全都用在刀刃上。

仁科芳雄觉得,只有同为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陈慕武,才会对自己百分之百无保留的好。

他不但给自己指明了研究方向,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把他介绍到了荷兰莱顿大学,这一世界上低温物理学研究的中心,跟随已经过世了的昂内斯教授一起做低温物理学研究。

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那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欧米鬼畜,且不说他们在学术研究上到底如何,仁科芳雄总觉得这些人只要看向自己的时候,眼神里面便经常充满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一种看不起人的鄙视。

现在陈博士打算办一本学术期刊,仁科芳雄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一定要帮帮场子。

他想着在等莱顿大学低温工厂制作自己订购的这一批机器的时候,写一篇有关低温超导研究的论文,给陈慕武寄过去。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