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婚燕尔的后者,还带上了他的妻子安娜。
而安娜来到剑桥大学之后,又结识了一位闺中密友,艾琳·玛丽·福勒。
——她不仅是卡文迪许实验室当中唯二搞理论研究的数学系教授福勒的妻子,更是实验室主任卢瑟福的独生女。
所以原本只是打算邀请来三个客人的陈公馆,在农历新年当中足足迎来了将近十位客人。
好在他们家租住的这间属于蒙塔古的房子足够大,大家得以热热闹闹的地共同度过了一个戊辰新年。
除了跟着女儿和女婿,到他最好的学生家里面凑热闹的卢瑟福有些不太高兴,因为到了陈慕武家中之后,他这个越来越叛逆的学生,不让他在房子里面抽烟。
好在卢瑟福的郁闷,很快就因为注意力得到了转移而消失不见。
在得知这个留着大胡子身材健硕的白人硬汉,就是自家小儿子婚礼上的证婚人之后,陈老太太和她的这位同龄人亲切地交流了起来。
当然,这两个人一个讲汉语,一个讲英语,还是少不了和他们的关系都很亲密的陈慕武夹在中间做翻译。
在师长面前表现得很乖巧的陈慕武,一会儿把他母亲谦虚客气,骂自己儿子不成器的话翻译成英文;一会儿又把喜欢直白表达个人感情的卢瑟福称赞自己的话翻译成中文。
这样一来一回来来回回,好悬没把陈慕武自己搞成精神分裂。
卢瑟福还很委婉地询问,陈老太太在英国是否还住的习惯,这里的冬天比起上海来是不是很寒冷。
在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以后,卢瑟福又继续以闲聊的形式,介绍起欧洲的情况,说在欧洲北方,还有比英国更冷的地方。
起初陈慕武翻译的时候不以为意,他觉得这只不过是两个长辈在东一句西一句地闲聊,打发无聊的过年时光而已。
毕竟这个时候还没有电视,更没有春节联欢晚会,在伦敦这种异国他乡,收音机上甚至都没有用中文播报的广播节目。
可是等把话说出口之后,陈慕武才察觉到了老师的“险恶”用心。
卢瑟福吐槽英国的冬天寒冷是假,他的真实目的,是想给陈老太太打打预防针。
潜台词是:北欧的冬天太过高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为了您的健康着想,还是应该把您的儿子留在英国更合适。
英国的公使馆情况比欧洲大陆上稍微好一点有限,虽然有一个临时代办在伦敦陈维城,但基本功能也都处于瘫痪状态,根本没有如前几年那样把在伦敦附近的学生和华侨们聚在一起的新春团拜会。
在春节期间,陈慕武倒是在自己家里接待了几位到访的客人。
第133章 格里菲斯的实验
1928年的农历春节过完之后,从剑桥大学来到伦敦陪着陈慕武一起过年的客人们,都陆陆续续的返回了学校。
陈慕武没有跟着大家一起回剑桥,也没有立刻赶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去继续主持他的那项建设会员加速器的工作,而是仍然留在伦敦的家里。
他这么做的原因,一是因为在离开斯德哥尔摩之前,已经画好了回旋加速器各个零件的图纸,现在已经交到了英国的工厂那边。
要等什么时候工厂把这些零件全都加工完成,陈慕武才会运输它们重新回到瑞典,进行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的组装工作。
之所以没在斯德哥尔摩当地选择工厂,而是把图纸带回英国,是因为他在剑桥大学的时候,卡文迪许实验室一直都和这家工厂是合作关系,一直工厂积攒了大量的经验,陈慕武对他们生产出来的零件品质更加信赖。
与其在瑞典找到一家摸不清情况的新工厂,还不如多费点功夫,确保花了大价钱的回旋加速器万无一失。
陈慕武估计这家工厂加工他订制的大量零件,可能需要花费一两个月甚至三个月的时间。
等什么时候这家工厂发电报,通知他零件已生产完成。
在那时陈慕武再启程离开英国,重返瑞典也不迟。
他们提前商量好的是,让工厂把这些零件运送到英国东北的诺维奇,赵忠尧和考克罗夫特将在诺维奇押送这些零件上船,从海路去斯德哥尔摩。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需要频繁切换交通工具,也不需要在欧洲各大城市的火车站,不断换乘向北去的火车。
陈慕武当然还是选择从陆路上坐我车走,他仍然对北海轮船的惊魂一夜而心有余悸。
在等待工厂发来电报的这段日子里,赵忠尧也跟着大部队一起回到了剑桥大学。
他虽然是风光无限的新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但同时他的另外一个身份,还是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学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