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人不但看不起美国人,看不起法国人,同样也看不起德国人。
刚刚觉得陈慕武和爱因斯坦合作,又取得了新的物理学成果,那个时候卢瑟福还可以尊称年纪比自己小的爱因斯坦一声教授。
但现在卢瑟福听完陈慕武的一番描述,认为是爱因斯坦以权势压人,摆出了一副学阀做派,逼着自己最好的学生道歉,所以他对后者的称呼也就从教授变成了德国佬儿。
“没有没有,老师,这完全不是你想象当中的那样。”
陈慕武很怕卢瑟福对爱因斯坦的误会加深,所以连忙又把自己那天对狄拉克说的一番说辞,又对老师解释了一遍。
“陈,那你觉得自己没错,又不是爱因斯坦逼着你,你何苦要这么做呢?”
“老师,我只是不想再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
“自从我提出了量子力学这门学科以后,这些年来每次和爱因斯坦教授见面,或者收到他从世界各地寄来的信件,那两个人之间就总也少不了对量子力学,对不确定性原理的正确与否的争论。
“我觉得爱因斯坦教授应该把他宝贵的时间用在更加高深,更加对物理学发展和人类进步有利的地方,而不应该每次都纠结量子力学是对是错,所以才做出了这样的让步。”
卢瑟福沉吟良久,最后后还是选择了尊重陈慕武的意见。
“好吧,既然你是这么想的,那我也就不再说什么了。陈,你的时间同样也很宝贵,鸣金收兵对两个人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你可千万别委屈自己,如果有人不知好歹,因为这件事情而对你在学术上进行攻击的话,到时候我一定第一个跳出来为你讨个说法。”
卢瑟福不愧是卢瑟福,他表面上大大咧咧,实际上是粗中有细。
他怎么能听不出来,陈慕武表面上说的是不愿意耽误爱因斯坦的时间,实则指的是不愿意耽误他自己的时间。
陈慕武哪里都好,就是身上始终都有一种抛弃不掉的属于中国人的含蓄。
当然,如果舍弃掉这层含蓄的话,他也就不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陈慕武。
既然陈慕武都已经这么说了,卢瑟福也就不用再替被自己误认为受了委屈的好学生出头。
师徒二人又随便聊了几句天,他们才一前一后重新返回了会场里。
第119章 我当你的证婚人
陈慕武和卢瑟福在场外交流的同时,爱因斯坦也在会场之中咧着嘴和普朗克谈笑风生。
能让陈慕武承认自己在量子力学上犯了错误,是他此行来到布鲁塞尔参加索尔维会议的最大收获,刚刚被他交到普朗克手上的那篇陈慕武的论文,就是他的收获证书。
索尔维会议已经接近了尾声,在等着拍集体大合照的这段时间里,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像卢瑟福和陈慕武,普朗克和爱因斯坦这样,在会场内外做着最后的交流。
基本上没有客运飞机的年代里,欧洲的科学家们彼此之间拜访尚且能够坐火车,在三五天之内见上一面。
而美洲的这些科学家,想要来欧洲一趟,在路上需要花费的时间少则十天,多则十五天。
所以他们难得有一次见面的机会,必须要把所有能够想到的或者想不到的事情,全部交代完才划算。
自来熟的卡皮察,利用他那混合了俄语、英语、法语等各种语言的“卡皮察语”,找上了自己的大师兄玻尔。
新婚燕尔的他,在索尔维会议期间的每次间隙,总会带着他的妻子安娜到布鲁塞尔市区观光游览。
在索尔维会议结束以后,他还想着带安娜去丹麦游玩。
而玻尔作为东道主,和他搞好关系,两个人过几天到了异国他乡,如果遇到些什么事情,至少能获得这样一位本地人的帮助。
玻尔却对于同样是自己师弟的卡皮察,没有像当初对陈慕武那样上心。
因为他自己在哥本哈根大学下面创办的那所研究所,名字叫做理论物理研究所,所做的学术研究都是更注重物理学的理论。
而卡皮察是一个在卡文迪许实验室里做实验的,他在理论研究上的建树,别说是和自己的另一位师弟陈慕武相比了,就连陈慕武身边的那个木讷的英国人狄拉克都比不上。
玻尔心中想着,既然陈慕武是怎么都不能挖到哥本哈根来,是不是应该找个机会挖一挖狄拉克?
两个学生都是要北上,卢瑟福对卡皮察很是放心。
因为他在结婚前后,已经把家安在了剑桥大学附近,摆明了就是要在剑桥大学一直工作下去,这次离开不过是短暂地休个假而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