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页(1 / 1)

('

“这个实验是利用被加速过后的氘原子核,去轰击固定在氯化铵晶格中的氢原子,最终得到了氦元素的第一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为3的氦-3原子核。

“——照相底片上的这条线,就是氦-3原子核在云雾室当中的轨迹。

“具体通过数值计算,得出这一结论的过程,被我写到了下一张幻灯片中,请工作人员先生帮我更换一下。

“大家之中或许有的人已经在前两期的《自然》期刊上,看到了我给期刊编辑部写的那封快讯,也看到了同在卡文迪许实验室的阿斯顿教授,对这种氦-3同位素的精确原子质量在测量所得到的数值。

“——多谢阿斯顿教授做的这些虽然基础但十分有用贡献,有了他测量的精确质量,我们才能更好地探寻神秘而未知的微观世界。

“把这些粒子在反应前后的静止质量加在一起,相互对比就可以得出结论,在核反应结束之后,氦-3原子核的质量是小于一个氘原子核和一个氢原子核的质量的,也就是出现了质量亏损。按照爱因斯坦教授提出来的质能方程——”

话说到这里,陈慕武故意拉了个长音,眼神也飘向了他刚刚坐着的那个角落。

没有听陈慕武所做的开篇演讲,已经开始和维特根斯坦悄悄讨论起有关量子力学的物理学和哲学的爱因斯坦,在听到讲台上的陈慕武点自己名字后稍微惊了一下。

他抬起头看向挂在讲台黑板旁的幕布,看了看陈慕武在上面写的公式。

当看到那个没有人比自己更懂的“E=Mc^2”之后,他才松了口气。

只是一个最平平无奇的质能方程而已,不知道为什么陈博士每次提到这个方程的时候,总要在前面加上自己的名字。

确认了不是在喊自己,爱因斯坦便再次低下了头,和维特根斯坦对着纸面上指指点点,看样子又进入到了有关量子力学的激烈讨论中。

虽然不能得知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战况究竟如何,可是看着双方脸上的表情,陈慕武也能简单得出一个猜测。

会心一笑之后,陈慕武继续着自己刚才的发言。

“这个氘原子核和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3原子核的核反应,对外是释放能量的。

“所以在卡文迪许实验室中成功做出了这个实验之后,便印证了爱丁顿教授在几年前就曾提出来的一种猜想,那就是太阳中的能量来源,应该并不是像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猜测的那样,来自煤,石油或者各种有机烷烃的混合物的燃烧放热,很可能是通过核聚变,这种人类在最近十年间刚刚深入了解的一种反应方式来提供能量的。

“关于宇宙的盘古过程,我们似乎也能从中得到同样的猜测。

“在宇宙从一个能量质量无限大,空间范围无限小的奇点,对外膨胀的最初时刻,整个空间范围之内只充满了唯一且数量巨大的同一种元素,氢原子。

“然后就在这一初始时刻之后,氢原子之间就开始发生聚变,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更重的原子。

“整个宇宙一边膨胀一边聚变形成新元素,才渐渐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认知的这个样子。

“在宇宙初始阶段发生的那几种聚变,现在仍然于恒星之中上演,所以我们头顶的太阳才可以持续不断的为整个太阳系提供的能量。

“除了这个氘原子和氢原子聚变成氦-3原子的D-H聚变之外,爱丁顿教授和我基于这个核聚变反应,还有通过观察光谱得出的太阳内存在有大量氢原子的事实,为太阳内部设立了一套核反应流程:

“首先是两个氢原子通过聚变产生一个氘原子。

“这个剧变反应我们也曾在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粒子加速器上尝试过复刻,只是即使把能量提升到粒子加速器的最大效果,让被加速到超过一百万电子伏特的质子去轰击另一个质子,我们也仍然不能在反应结束后发现聚变而成的氘原子核。

“那就足以说明这个聚变反应,不是放能反应而是吸能反应。这其实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因为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不能说明这一点,明明两个氢原子核的质量加在一起会大于一个氦原子核。

“可是我们在卡文迪许实验室中不管提供多大的能量,这个反应却始终都没有发生。

“对此我们并不能做出一种合理解释,只能猜测提出一种假说。那就是这个反应在核聚变之外,可能还有其他地方需要能量,只是当今的物理学术水平,还不足以探明这些能量究竟去了哪里。”

装着不知道中微子的存在,不知道贝塔正衰变的陈慕武,自然不能给这个反应吸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