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诺依曼有点儿舍不得。
看来还是应该遵循陈博士的建议,别想着完成任务赶快回德国了,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剑桥大学,和大家一起写论文编讲义比较好。
之前在卡文迪许实验室旁的那家餐馆里,陈博士为了证明可决定性不可行,而类比出来的那个陈机,冯·诺依曼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如果在现实生活当中,可以设计出一个类似的能够读写并且处理程序的机器,那一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
趁着在剑桥交流访问的这段时间,刚好能够和陈博士多多交流。
等希尔伯特忘了他的这篇论文以后,再说回去的事情也不迟。
“陈博士,你说的有道理。除了这件事,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这篇论文,要发表在哪里比较好?
“刚开始,我是用德文写的,但最近几天越想越觉得,不如就还是依葫芦画瓢,还是发表到《自然科学会报》上好了,也算是做到有始有终嘛!”
冯·诺依曼大脑飞速运转,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借口。
他绝口不提自己不想发德语论文,是不想被希尔伯特第一时间发现这回事。
“都行,都行,我最近时间很紧张,论文的事情就只能拜托你了。约翰,请你全权负责就好,不用每件事都和我说。”
冯·诺依曼高高兴兴地离开了陈慕武的办公室。
但是在卡文迪许实验室二楼办公区的另一边,宽敞明亮的主任办公室里,一个老年人外加一个中年人,却相顾无言,谁也高兴不起来。
当时卢瑟福正叼着烟斗处理实验室内的相关事务,老汤姆孙在得到回应之后就推门走了进来。
“哟,老师,您今天来实验室,是来做实验,还是有什么事情……”
他一边抬头一边用一种轻松的语气和老汤姆孙说话,然后就在老师的脸上看到了很不轻松的表情。
“……您今天这是怎么了?”
“欧内斯特,我今天去学校参加评审委员会的会议了。”
“那很好,有关陈博士的提案这次得到通过了吗?”
“今天没讨论那些,全天只讨论了一个由贝尔福校监提出来的问题,该不该对前些日子声援罢工的那些学生们作出一定的惩戒。”
“早就应该这么做了,学生不好好留在学校里学习,成天参与政治相关的活动,长此以往,剑桥大学校将不校!”
卢瑟福故意提高了几分他的嗓门,想要敲打一下实验室里那些整天不好好学习和做实验的人,让他们在心中产生一些危机感。
“贝尔福提出来的那份名单上,位列第一个的就是陈慕武博士。”
“这怎么行!这个贝尔福,他作为前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和剑桥大学校监,瑞利勋爵的亲戚,是既不懂物理学人才有多重要,又不懂如何才能治理好一个学校。
“连一所小小的剑桥大学,都能被他治理得乌烟瘴气,更别提整个国家,整个不列颠了!
“我真不知道,当初保守党的那帮老爷们,为什么会推举出这样一个人出任首相,英国正是在这些尸位素餐的贵族治理下,变得越来越糟糕!
“如果他真的敢在学校评议会上,投票通过对陈博士做出惩戒的提案,那我第一个就不同意!
“我觉得与其和这种不明真相,随便对学校功臣指手画脚的人在同一所学校里共事,那还不如辞了这个职位,去那些更随心所欲,更无拘无束,更自由的地方呢!去曼彻斯特,去加拿大的麦吉尔,或者去新西兰的纳尔逊!他们把陈博士赶到哪里,我就跟着他一起去哪里!”
在出离了愤怒的情况下,卢瑟福的声音比之前想要故意让人听到时还要大的多。
估计当年同样为一个姓陈的人而怒发冲冠的辽东总兵,心中的愤怒和现在的卢瑟福差不多。
整个卡文迪许实验室上上下下的人,都听到了从主任办公室传出来的大嗓门。
听清了卢瑟福咆哮内容的那些人开始交头接耳,没听清的那些人,也从前者处粗略了解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令大家关心和担忧的只有一个问题:
卢瑟福要辞职?
在这枚重磅炸弹面前,声援罢工的学生要被学校给惩戒这件事,都变得不值一提。
每天以卡文迪许实验室为据点,扎根在剑桥大学报道科技新闻的《曼彻斯特卫报》记者克劳瑟,同样也听到了卢瑟福的喊话。
记者的新闻敏锐性,让他立马就意识到:这可是个大新闻!
只是克劳瑟还不太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卢瑟福要辞职,可是他为什么要辞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