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原子不可分,可是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前任主任汤姆孙爵士却发现了原子里的电子。
“又有人说原子核不可分,可是我的老师卢瑟福,却又发现了原子核中的质子,并且一直坚信除了质子以外,原子核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电中性粒子。
“现在又有人说,质子就是最小的一种粒子,绝对不可能再继续分下去了。
“这种说法究竟是对还是不对?我觉得质子未必不能继续分,说不定他里面还有更小的东西存在着。”
这样一来,若干年后,他陈慕武是不是又能成为了预言夸克存在的第一人了?
这门名为《线性代数》的课,在剑桥大学引起的反响越来越大,以至于在学期进行过程中,连教室都换了几个。
也就是李约瑟已经从冈维尔与凯斯学院博士毕业了,最近不在学校。
他要是旁听了陈慕武的这门课,估计都能提前几十年就开始思考他的那个“李约瑟难题”了。
陈慕武这个课的爆火,也给了老汤姆孙一些启发。
在三一学院新设教授的提案,被评审委员会给驳回了。
可如果以剑桥大学汉学系的名义申请,让陈慕武这个正儿八经的中国人去当个汉学教授的话,这次是不是就能通过了呢?
第164章 只需要二十英镑
从仲秋到初冬,陈慕武在时长八个星期的秋季学期里,讲了若干节挂羊头卖狗肉的线性代数课。
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并不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年青人喜欢上数学,而是让剑桥大学汉学系接到了无数个询问,他们下学期会开什么课。
许久不见的企鹅出版社甚至都又找到了陈慕武,问他能不能把《墨经》翻译成英文,然后再交给他们出版发行。
自从今年年初,最后一本陈乔治的书稿被他交到了出版社之后,他就开启了摆烂状态。
期间,企鹅出版社的人还跑到伦敦的皇家研究所去催了几次稿,可陈慕武给出来的说法一直都是,自己没时间。
这不是借口,而是事实如此。
从今年年初开始,陈慕武基本上就没怎么休息过。
虽然今年论文发表的速度一下子就降了下来,可是他出的成果却一点儿也不少。
当然不继续写陈乔治系列的背后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叶公超他罢工了。
一开始,叶公超答应写陈乔治系列的小说,想的就是用自己手中的这杆笔,向之前在剑桥大学因为喝醉了就和他动手打了一架的那个醉汉复仇,向一直以来饱受的种族歧视所复仇。
所以在1924一整年,他足足写完了三本陈乔治,连生产队的驴都没有这么勤奋。
而叶公超之所以能在一年时间写出这三本书来,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好朋友陈慕武,提出来的一个又一个新奇的点子。
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靠的是他自己的勤劳。
去年夏天,在巴黎奥运会,陈慕武在赛场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叶公超在德布罗意的家里奋笔疾书。
去年冬天,在瑞典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陈慕武在礼堂中语出惊人,叶公超在斯德哥尔摩的旅店里奋笔疾书。
在瑞典去荷兰、荷兰去法国的火车上……
叶公超始终都在奋笔疾书。
勤勤恳恳了一整年,不是做饭就是写书,他想稍微休息一下了。
于是今年企鹅出版社向陈慕武催过几次稿,陈慕武就给叶公超写过几封信。
可是每一次的回信里,叶公超都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除了绝口不提陈乔治之外,他什么都提。
没办法,面对着如同雪片般飞到办公桌上的催稿信,企鹅出版社只能临时挂出编造的借口,“钱德勒·约克先生为了寻找创作灵感,已经启程踏上了环球旅行的轮船。等旅行结束之后,就会奉上绝对精彩的新作品”。
这个借口不算拙劣,因为没有飞机的年代里,环球旅行真的很浪费时间。
而且,这送上门的题材不就来了吗?
陈慕武觉得下次和叶公超再见面的话,完全能让他再写一本《尼罗河上的惨案》。
随着这几年的发展,企鹅出版社逐渐找到了赚钱的路子,不再是只有陈乔治这一条。
他们按照陈慕武提供的思路,办了一本整合了精选文章的杂志,还招揽了一个书的质量不错但是没什么名气的推理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
最特别的是在今年夏天,写福尔摩斯系列的那个柯南·道尔爵士找上了门。
他的到来,让企鹅出版社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员欣喜若狂。
这位神仙平常人见都见不到,请都请不来,这次不但亲自来到出版社,还送来了一篇福尔摩斯和陈乔治联手破案,追捕凶手的中篇小说,点名让他们出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