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擦,我就说为什么自己总觉得布伦纳蒙德公司这个名字这么耳熟!
Brunner(布伦纳)Mond(蒙德),这名字连起来读,不正是卜内门吗!
这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陈慕武可太知道卜内门这家公司了。
至少在他离开上海之前,这家英商卜内门公司,一直都垄断着全中国,甚至整个东亚地区的纯碱行业。
日本和英国在一战时是盟友又能怎么样?
该赚你钱还是要赚你的钱。
一战的时候海路不畅,远洋运输更是困难。
这家卜内门公司,直接将纯碱的价格提高了将近十倍,甚至搞了个有价无市,把纯碱堆在仓库里捂住不卖,使得当时国内纯碱的价格冲上了天,基本上一顿纯碱能值一盎司(约为三十克)黄金。
北大讲学返乡时,陈慕武在天侓溏沽见到的永利碱厂,正是国人范旭东和侯德榜为了应对卜内门公司垄断纯碱而做出来的反击尝试。
没想到约克公爵给自己介绍的英国化工厂,竟然是卜内门,那不狠狠宰他一刀的话就真说不过去了。
而且英国人也挺废物的,这家卜内门,在现在来说不可一世,是英国四大化工公司,全世界五大化工公司之一。
而到了他穿越前的那个年月,制碱厂的厂房虽然仍然位于英国柴郡的诺斯维奇。
但是“卜内门”这个名称却早就流水落花春去也,那时候这家工厂的名字,叫做塔塔化学欧洲公司。
没错,就是印度收购了路虎和捷豹两家汽车公司的那个塔塔集团。
三哥真是大手笔,不但收购汽车,还收购了英国的钢铁和化工产业。
谁还敢说大嘤正统不是在南亚次大陆?
不过说到永利碱厂,陈慕武想起来,自己去年曾经通过哈伯的关系,替永利和德国的巴斯夫工厂就购买合成氨工厂一事而牵线搭桥。
也不知道永利那边的谈判顺不顺利?纯碱生产得怎么样了?
公使馆的朱兆莘,一直以来向陈慕武转述的国内动态基本上都是和政治相关的。
所以陈慕武并不知道,他带来的蝴蝶效应,包括提前剧透了侯氏制碱法,还有帮助永利碱厂购买合成氨工厂这些事,已经让永利提前生产出了质量更好的红三角牌纯碱。
这个上海卜内门洋行的工程师伯特,之所以会从上海回到英国,也和红三角牌纯碱的异军突起有关系。
红三角不但在中国国内的各种纺织厂那里销售火爆,在邻国工业化程度更高的日本,也抢占了卜内门的市场。
日本人又不是傻子,虽然卜内门是有口碑的老牌企业,但是现在有了质量更高而价格更好的红三角,他们也不愿意再去花冤枉钱!
伯特就是因为失去东亚市场,办事不利,而被英国总部给撤掉了在上海的差事,回国述职等候发落的。
但是还没来得及处理他,约克公爵那边就传来消息,说剑桥大学的陈慕武博士现在正在伦敦的皇家研究所,他有一个不错的新发明,想和你们谈谈生意。
为了帮陈博士推销,约克公爵甚至还邀请了卜内门公司的高层,初代梅尔切特男爵阿尔弗雷德·蒙德到自己家里,向他展示了那块陈慕武赠与约克公爵有机玻璃的样品。
作为卜内门公司的第二代掌门人,阿·蒙德当然看出来了这块有机玻璃中蕴藏的商机。
所以他才迫不及待地派出伯特来找陈慕武,希望他们将功折罪,拿下有机玻璃的专利权,来弥补他在远东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第137章 一次爽快的交易
卜内门公司特意派伯特来找陈慕武的本意,就是想着靠一个能讲中文能讲上海话的人,用乡音来博得陈慕武的好感。
他们完全没想过,这么做其实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伯特先生,我们还是讲英文吧。”
陈慕武连忙制止了他那个洋泾浜上海话,听着真让人上头。
“所以你今天是来和我洽谈这种新型玻璃的专利权问题的,对吧?”
“没错,陈博士,就是这样,蒙德勋爵对您的这项新发明很是重视,听说您打算出售专利权,就派我来和您进行一个初步的沟通和接触。”
“那没问题,请您先在这里稍微等我一下,我去请布拉格爵士过来。”
做实验的时候,老布拉格是一点忙都没帮,只是提供了一个实验场地而已。
到了现在谈判要钱的时候,陈慕武觉得布拉格再不出来就不合适了。
他需要一个有地位的人帮自己站台,压一压对面伯特的气势。
还有就是虽然这笔钱是陈慕武拿大头,但戴维-法拉第实验室也能就此获得一笔经费,必须要让这个实验室的主任见识一下,搞到这笔经费是多么不容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