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哦,这是统计各部胡人的具体数目,对公田分发数进行核实。
曹髦又先后查看了好几个官吏的差事,方才在甲士的簇拥下大步走进了最里头的书房。
书房内显得有些昏暗,窗户都是半掩的,只有几道光芒照进了书房内,书房内的各类文书堆积如山,这是真的堆积如山,曹髦看到有几个地方的文书堆叠起来,几乎达到了自己的高度。
而裴秀则是坐在了这些高高堆叠起来的文书之中,手持笔,一旁还有算筹,他正在不断的运算着什么,迅速书写。
曹髦还真的是头次看到裴秀这个模样。
在他的印象里,裴秀一直都是那个惰性十足的潇洒贵公子,怎么几天不见,变得比钟会都勤奋了呢?
裴秀甚至都没有注意到皇帝到来,还在奋笔疾书。
曹髦瞪了一眼想要上前告知的官吏,自己走上前,站在了裴秀的身后。
裴秀此刻正在进行统计,裴秀的经典能力其实不是很强,他的强在于做事能力,他个人精通数,在相关方面是非常厉害的。
不精通数学当然也做不了一个地图学家,地图讲究的比例什么的,也是一种非常高深的知识。
裴秀不知书写了多久,只觉得双手酸疼,嘴唇都有些干裂。
“拿茶来!”
裴秀说道。
就有人将茶水递给了他,裴秀拿起了茶盏,猛地吃了几口,嚼着茶叶,将茶盏递向了身后。
“裴君不休息片刻吗?”
听到这句质问,裴秀恍惚的回过头来,却是看到站在自己身后的曹髦。
他低头看了看,方才给自己递茶的人正是他。
裴秀不知所措,呆若木鸡。
曹髦却艰难的挤到了裴秀的身边,拿起了他书写的东西,认真的看了起来。
“这是打算查缺补漏,对教化的事情进行规范化?”
“陛下,臣以为,之所以会出现原先的情况,就是因为缺乏了规范,要想成事,必须要先统计清楚,有了准确的数目,才能进行”
裴秀这是准备将教化事规范化,确定一个胡人需要分配多少耕地,给与多少口粮,每个县城应该分到多少比较合理等等,通过这些来进一步规范,减少其中的贪污风险。
曹髦满意的点了点头。
“干的不错。”
嗯,曹髦就喜欢有才能的人,哪怕曾经犯过错也无碍,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就好看到曹髦那赞赏的眼神,裴秀终于能松一口气了,他知道,自己算是成功改变了陛下的看法。
往后,自己又是皇帝之心腹了。
第137章 崩塌
“倘若诸位没有异议,那湖田的事情,便如此定下了。”
濮阳兴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他看向了周围的诸多官员们。
这是吴国的朝议。
皇帝孙休就坐在上位,一言不发,仿佛下方所发生的事情与他完全没有关系。
而提前跟张布交换过意见的群臣此刻也没有什么意见,只要不是折腾他们,那些底层贱民,随便去折腾。
何况张布都答应湖田修建之后能自己分点肉来吃,那就修吧!
此刻担任上大将军,左大司马的施绩却有些忍不住了。
施绩这个官爵,已经是达到了吴国所能赐给官员们的最高品级。
这比寻常的大将军都要高出不少。
已经是达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
施绩的官职虽然极高,可实际上,他在庙堂里并没有太大的权力。
主要还是因为施绩在朝中没有自己的势力,也没有多少的支持者,势单力薄,无法对庙堂的诸多政策形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在历史上,施绩也是以最大的官职成为了庙堂的一大透明人。
施绩愤怒的看着濮阳兴,又看了看周围那些无动于衷的大臣们。
“不可!!”
施绩开口打断了濮阳兴。
濮阳兴对此完全没有意外。
他笑着问道:“大将军可有什么想法?”
施绩不悦的说道:“当初就是因为这湖田的事情,引起了多少的麻烦?交州叛乱,各地盗贼成群,好不容易平定了下来,你如今又想要继续吗?”
“老夫绝不同意!”
陆抗往朝中写了不少的书信,希望能联络一批人来反对。
可惜,陆抗最后能联络到的也只有军中那些将士们。
无论是施绩,还是陆抗,他们的影响力更多的还是在地方上,在将士们之中,在庙堂里,他们的声音就不够洪亮了。
施绩,魏邈,丁奉等几个人跟着陆抗联名上书,希望能停止修建湖田。
而其余文武大臣们,则大多都表示赞同。
孙休看着怒气冲冲的老将军,只是缓缓闭上了双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