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
“彭城王即将到达洛阳郑侍中正在他的身边。”
“东海王还在路上,大概要五日后才能到达。”
曹髦顿时眯起了双眼,曹据啊。
终于能见到你了。
彭城王曹据,当初也是皇位的有力争夺者,司马师的第一人选,曹髦的仲大父。
曹据坐在马车内,他身材瘦小,脸色较黑,留着浓密的胡须,缩在马车内,眼里满是惊恐。
当得知皇帝要见自己的时候,彭城王差点哭了出来。
王在家里坐,祸从天上来啊。
彭城王当然很清楚皇帝找自己是为了什么事,当初自己可是跟他夺过位置的。
想起当初自家兄弟们的权力争夺战,曹据就吓得双腿颤抖。
曹据是曹操的儿子,从曹丕那会开始他就是重点被打击对象,一直被打击到了如今,没想到,这次又要被拉出去打击了。
这又不是我想要当皇帝,是司马师自己选的啊,为什么要押我来洛阳呢?
曹据就在这种惊恐之下,终于见到了皇帝。
曹髦笑呵呵的站在远处,那相貌,那气质,那眼神,曹据一个踉跄,险些摔在地上,曹髦连忙将他扶起。
“彭城王这是怎么了?”
“陛下相貌酷似文皇帝,臣故失态,还望陛下恕罪!!”
“无碍,无碍!”
曹髦扶着他,眼里满是温和。
“向来听闻彭城王的贤明,知您文才武略,乃是宗室里的道德长者啊!”
听到这番话,曹据毛骨悚然,急忙叫道:
“陛下!!此皆谣言啊!!”
第157章 兄弟
在曹魏时期,皇帝夸一个诸侯贤明,那简直是太要命了。
曹髦带着曹据返回了皇宫内。
曹髦之所以接见曹据跟曹启两个人,是对他们有所安排的。
曹据跟曹宇一样,都是属于宗室的老者,而曹据因为过去被动的跟曹髦争夺过皇位,因此在宗室里更有名。
想要安抚好宗室,从曹据这里下手,其实就能做到很多了。
曹髦得改变宗室们对皇帝的刻板印象,并非是每一个皇帝都会出手来迫害自家宗族。
曹髦对这些诸侯王们寄以厚望,当然,曹髦不会像安世那样将亲戚们全部封王,给他们土地,钱财,人口,军队,充分的信任他们。
这样搞简直就是自取祸乱,这危害比汉初的诸王之乱还要大。
但是,就算没有军权和财政大权,诸侯王在地方上也能对大族形成一定的遏制作用。
刺史们相当于是皇帝的眼睛,但是刺史们跟地方大族是有利益关联的,有些甚至是姻亲,曹髦也没办法说往后的刺史一定要选择寒门出身的,那就需要另外一些眼睛。
诸侯王们可以随时跟皇帝写信交流,而他们跟地方大族不会有太大的利益瓜葛,除非他们打算谋反了。
在地方上主动亲近大族,就算诸侯王敢这么做,大族也未必敢。
曹髦要让自己的眼睛遍布天下各地,能随时掌握天下的动向。
当然,如今的大魏还需要一個特务机构。
曹魏是有着自己的特务机构的,曹操时期的校事,也被称为典校,曹髦让郭建担任的就是这么一个位置。
但是,这职位从文帝末年开始,基本就是处于摆烂的地步了。
到现在,已经再也没有刺查奸贼的能力了。
短时日内,曹髦想要重启这个部门还是有些难度的。
曹髦对曹据的态度很是不错,有说有笑的,曹据虽然害怕,但是也强行挤出了笑容来。
曹髦就在东堂内设了宴,前来的人有曹宇,夏侯献,曹演等诸多宗室。
这些人的到来总算是让曹据安心了不少。
夏侯献对曹髦的态度是最恭敬的,当初皇帝前来中军,想要用钱“贿赂”将士们的时候,他还想过要改变皇帝的想法。
可后来,随着曹髦频繁前往中军,中军的变化越来越大,士气暴增。
只是在一年之内,中军就变得跟夏侯献当初接手的那支军队完全不同了。
现在的中军,真正有了曹魏建国初期时的那种感觉。
而且,曹髦在中军里的地位极高,他跟诸多将领校尉们都极为熟悉,夏侯献觉得,皇帝对中军的掌控力大概已经超过了往前的几个皇帝,可能不如武皇帝,但是已经超过了文皇帝。
曹髦的影响力还在各个战区内的将领们之中发酵,毕竟,这亲政后最先提升将士们待遇的,这位还是头一个。
担任宗正的曹宇,跟曹据应当是差不多的,他胆怯怕事,对曹髦言听计从,没什么主见,又一个郑冲那般的隐形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