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主不能问我,就我的立场来说,少主当然错了。”
“请恩叔撇开自己的立场。”
“那我也要说,少主错了。”
“恩叔……”
“少主,平西王是为匡复。”
“恩叔不会不知道,他为的是谁。”
“不管为谁,他总是汉人。”
“为什么当初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时候,他就没有想到他是汉人?那时候,天下人恐怕也没人拿他当汉人了。”
“可是现在他忏悔了,他要赎罪,大部份的汉族世胄,先朝遗民,不会认为他是个汉人。”
“浪子回头金不换,家里的父老总是传播原谅自己的子弟的,只是,恩叔,平西王他是真忏悔,真为赎罪么?”
“少主,我又要说了,不管是不是,他总是汉人。”
李诗沉默丁一下:“我不敢跟恩叔辩。“
楚云秋道:“可是少主仍坚持自己的看法。”
“我不是坚持自己的看法,我只认事实。”
“少主……”
“恩叔明知道平西王他不是真忏悔,不是为赎罪。”
“可是我只认他是个汉人,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当初李家是毁在李自成手里,是他赶走了李自成。”
李诗又沉默了一下:“我还是不敢跟恩叔辩!”
“我知道少主是为了承诺,而且福临父子对李家也有恩,可是,少主,那是私……”
“我知道。”
“少主,公重于私。”
“恩叔的意思是……”
“即刻收手,少主不要再管这件事了。”
李诗神情微震:“恩叔……”
“少主。”
“恩叔原谅,我不能从命。”
“少主,就算是冲我,这是我第一次求少主。”
李诗脸色趋于凝重,没说话。
“少主……”
“思叔,我很为难。”
“少主,你我的渊源非浅……”
“我知道,恩叔对李家,对我,有大恩。”
“为了‘平西王’的匡复义举,少主这么说,我也愿意受一次。”
其实,楚云秋他真是当之无愧,当初要不是他楚云秋,也就没有他李诗了。
李诗没说话,他脸上闪过一丝抽搐。
他太为难了,太痛苦了。
楚云秋看了看李诗,话锋忽转:“少主,咱们暂且把这件大事放在一边,谈谈咱们自家的事……”
显然,他是不愿太逼李诗。
李诗道:“谢谢恩叔。”
“我走了以后,少主的情形怎么样。”
李诗的心情很乱,也没心情说什么,可是楚云秋问了,他不能不说,说了个大概,并没有提贾姑娘就是他恩姨,玉贝勒就是书儿的事,因为他认为眼前的楚云秋,已经不是以前的恩叔了,他这么做,心里也很痛苦。
静静听毕,楚云秋道:“不管怎么说,少主总算是有了大成就,主人跟主母冥灵有知,也应该很感安慰了。”
“恩叔让我汗颜,这算什么成就。”
“听少主提起鳌拜事,我想起来了,少主帮他们除鳌拜,无可厚非,因为鳌拜是他们的人,可是眼前事就不同了,我想少主应该明白这一点。”
话又绕回来了。
李诗没说话。
“我不能,也不愿勉强少主,请少主慎重三思,我明天再来看少主。”
楚云秋走了。
李诗也没有多留,一直送出了客栈。
送走了楚云秋,李诗回了屋,他心情很乱,一直无法定下来。
他不明白,楚云秋怎么会变这么多,进“平西王府”算不了什么,可是这么样帮“平西王”,似乎就不像是楚云秋了。
一个下午不知道是怎么过的,饭也没吃。
挨到了夜晚,心里仍然很乱,辗转反侧难成眠。
他应该怎么办,听他这们恩叔的,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
第十八章
恩叔毕竟是自己人,而且也对他,对他李家有大恩,平西王是为了什么,为了谁,关他李诗什么事。
正如他恩叔所说,无论如何,平西王总是汉人,似乎,他要是阻拦这件事,会成为千古罪人。
可是,自己的原则呢?”
他究竟是为什么管这件事?
难道只是单纯的因为许诺?
不,不是的,真正的原因应该是为福临父子这两代皇帝做的还不错,为一己之私的吴三桂,比得了这两代么,小皇帝以后的皇帝,如果做不好,普天下不乏致力于匡复的有志之士,到那时自然会有人揭竿起义,到那时,也就已经过了他所许诺的十年了。
这应该才是真正的原因。
那么,他能听他这位恩汉的,收手退却么?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睡着了,和衣睡着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