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未末问:“有人教他们?”
钱峰点点头,“对,说是平时只会电话联系,长什么样哪里人,全都不知道。因为对方经验丰富,负责选定目标,他们俩则负责实施诱拐,得手的话,对方才会出现,把人接过去,再通过自己的关系卖了,赚的钱分三成给他们。”
“不过这对夫妻才第一次试手,就被韩拓给搅和了,因此也没机会见到那个所谓的‘专家’。那天袭击韩拓的人打完就跑了,没有跟他们一路,他们也吓了一跳,没办法确定跟教他们的人是不是同一个。”
钱峰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哎,线索太少,实在没办法确定目标。”
李未末:“我理解,你们也要休息,也不是无所不能的。”
李未末拿起桌上的手机,解锁,找到相册里的照片,点开推到钱峰面前,“麻烦你看看这个人......”
钱峰看到照片,“咦”了一声,指着照片对李未末说:“你拍的这个人,好像跟前两天韩拓发给我的那个有点像。”
钱峰把自己的手机拿出来,调出图片,和李未末的并排放在一起。
一张半侧面,一张背影,虽然穿的衣服不同,但身形轮廓和比例看上去的确有些相似。
两张照片的背景都是李未末住的小区。
李未末对钱峰说:“如果是同一个人的话,包括韩拓这张照片,那么这个人我至少见过三次了,而且都是在晚上。两次在我和韩拓住的小区里,一次在小区的农贸市场。”
钱峰道:“韩拓说他半夜回家的时候看到这个人在楼下张望,他以为是五楼的居民,但是问过小区物业,五楼并没有符合这个年龄和身形的人。他觉得比较可疑就发了照片给我,可惜只有一张背影。”
李未末很想问那可以调监控把这个人找出来吗,但他清楚没有确凿的证据,或者受到实质性的威胁和伤害,仅凭莫须有的感觉就要求警察花时间去看监控查一个人,难免让人觉得小题大做。
第83章
李未末不是专业警察或探案人员,但这个人三番五次给他的感觉都非常不好,他无法劝服,或者催眠自己不去在意。
尤其是韩拓拍下的那一张,大晚上的,那人背对着镜头,站在他住的八号楼下,抬头向上看......
李未末的第六感告诉自己,那个人很可能是在望着6楼,604。
他的家。
李未末尽自己所知道的想要给钱峰提供一些思路,他指着自己拍下的那张照片说:“我两次见到这个人他都穿着同样的衣服,一次在小区,一次在农贸市场。”
李未末指着照片上的人的下半身,“运动鞋,束口裤。”又指着上半身,“灰色套头衫,还有这个,可能是橙红色,带帽子的马甲。”
不管是现场还是照片,李未末都只有在晚上见过这个人,衣服颜色与在日光下相比会有较大的不同,所以他用了可能这个词。
钱峰托着下巴靠在椅背上思索了一阵,有些迟疑道:“这个马甲......”
又探过身来拿起自己的手机,查看了几条记录,又在浏览器输入关键词,然后放回原位,问李未末:“你看看是这件吗?”
屏幕上是一则市政新闻,其中一张配图里有几个人就穿着相同样式的橙色马甲,只是颜色在白天显得更为鲜亮,是那种亮橘色。
“......好像确实是一件,怎么会......”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穿,看起来似乎是统一着装。
钱峰解释道:“我记得,好像是15,还是16年来着,市里搞旧区新貌工程,除了市中心那些个老破小建筑外墙要重新修正粉刷以外,所有非联锁,自由经营的个体户商铺,特别是农贸市场这种摊贩,都要求正规统一化,其中就包括统一服装,这款羽绒马甲应该就是当时发的秋冬款。”
“你知道一般这种政策轰轰烈烈搞个一两年基本就没什么人遵守了,再加上有些人觉得衣服的颜色看起来和环卫工人的差不多,不愿意穿,市面上渐渐就很少看到了。不过衣服是好的,也许有人会留着穿也不奇怪。”
李未末明白钱峰的意思,对方穿市场统一的衣服,出现在附近小区,是件合乎情理的事。
许多小区居民不想出门,又不想点外卖,会联系市场里的摊贩送菜送肉送熟食上门,一般都会告知楼下密码。因而市场的人进来小区,找不到楼号,知道门禁密码,也都说得通。
李未末颓下肩,有些沮丧——难道真的是自己太过于敏感了?已经严重到隔壁孙老太的程度,看到一点不合常理的举动就认为对方是不法分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