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闲崽也并不是天真的觉得能靠良知让人捐款捐粮,这里面是有道德绑架的意味在的,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代不太适用这一条。不过承泽不打算和闲崽争执这件事,他知道事实没有直接摆在范闲面前,他总会心存幻想。因此承泽暗中开始自己的安排,这件事究竟谁是对的,现在还不好说。
关于黎万杨在北齐的事情,两人在担心她的安慰的同时,察觉到这是个机会,可以利用。从辛夷的弱点下手,试图找到机会接触到百里霜。这个时候开始召唤熊姐姐,估计两人已经有了想法。
北齐那边也并不是一味的退守,很显然这是他们反击的最后的机会。北齐在舆论上吃了太多的亏,之前学着南庆办的报纸,这时候也终于要发挥一些作用了。承泽和闲崽还没来得及松口气,这个颠倒黑白的头版头条就来了。既然用了这样的手段,北齐自然也是准备充分,是一定要把这个脏水泼到闲崽身上的。
第133章
“什么意思?”两人心头一紧,李承泽皱着眉:“说范闲是百里霜的制造者?北齐是已经开始乱咬了吗?”
“陛下,咱都知道真相是什么,但是……”王启年指了指下面的证据:“对方在下面罗列了不少所谓的证据。”
“证据?”范闲有些不屑:“他能伪造出什么证据来?我们之前公布的证据,那可是书信、密令、交易收据一切都齐全,他北齐能有什么?”
“咱们可什么证据都没有,能成吗?”陪都这边,太后也有些担心:“之前人家南庆公布的每一条都是证据确凿。”
小皇帝微微一笑:“母后放心吧,这篇指证的文章是朕亲自写的,绝对能压的范闲翻不过身来。”
“百里霜药性凶猛,破坏力极强。有能力研制出这样霸道的毒药的,普天之下恐怕只有三处出身、从小学习毒理的范闲。”
“百里霜最初的确是在南庆爆发,但是至今为止南庆受灾情况并不严重,至少未发生大的饥荒。显而易见,这就是苦肉计。”
“更何况,南庆灾害发生之后,范闲手下的平菑院第一时间安排所有的救灾活动,反应之快、处理之迅速,很明显是早有准备。”
“再者,范闲之前公布的证据中,乌蝰蛇交易的证据来自于前锦衣卫副统领梁闻道,指证我大齐太后投毒的密令来自于何道人。而如今看来,这两人就是范闲一早安插在北齐的暗桩,就是为了用百里霜构陷北齐!”
太后看着这张新刊发的报纸,满意的点点头,转念一想也不由得有些顾虑:“可现在南庆占着上风,就凭这么一条消息,也无法撼动李承泽啊。”
“的确,如果李承泽和范闲共同担着这个责任,除了被人暗暗骂几句,没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小皇帝微微一笑:“母后没有看出来吗?朕桩桩件件指证的都是范闲,就是为了把范闲和李承泽摘分出来。”
小皇帝指了指文章最后一段:“您看看这部分。”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能推断出来,范闲手里必然已经研制出了解药,因此他既可以凭借着栽赃我北齐朝廷,给南庆找到一个进犯的借口,后期又能凭借着研制出解药的名头,向南庆皇帝邀功。”
“范闲此人算无遗策,恶人先告状的把所有罪名归结到北齐头上,又在南庆借机迷惑南庆皇帝,企图把两个国家都玩弄于股掌之间。”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为求自己稳固更高的地位,不惜损害各国利益,布下如此一个大局,其心可诛!”
“就是因为范闲和李承泽的关系,李承泽一定会死保他,而只要我们后续舆论跟上,把李承泽塑造成一个为了私情不顾国家万民的昏君形象,自然能够破坏南庆引以为豪的凝聚力。”
“粮草不足、军心涣散、国内动荡、君臣离心”,小皇帝有些自豪:“就看在江山大业和范闲之间,李承泽会怎么选择了。”
“这篇文章写的很有水平啊”,李承泽冷笑一声:“这是要把范闲放在两国国家的对立面上。”
范闲眉头紧皱:“这就是冲我来的,可是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而我们之前公布的那都是真真切切……”
“没用的”,李承泽摇摇头:“这个时候没有人回去辨别真假,北齐这通瞎话荒谬至极,可这诛心之论……却很具有煽动性,恐怕不少人会相信的。”
一旁的王启年点点头:“是啊大人,之前您让我收购粮草的事情……原本还有几个粮商有些一向,就因为这事,基本没人愿意出售,更不用说低价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