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5章
庆国的应对速度很快,杨万里所带领的平菑院,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评估受灾情况,初步估算出此次受灾的损失以及救灾所需要的银粮。
另一方面,《南庆日报》和《太平晚报》都登出相关内容,表示庆国国库充盈,粮食储备充足,救灾后备力量是完全跟得上的,这也让江南路和渝中路的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
各路边军集结待命,在两国边界处严阵以待。庆国本土六路以及东夷城经济特区和西胡自治区,全部进入一级应急状态。
一切井然有序,受灾地区也得到了稳定及时的粮食接济,局面似乎稳定下来了,似乎对庆国并没有什么大的妨碍。
可李承泽和范闲心里却被巨大的恐惧笼罩着,如果只是单纯的五个州受灾,那南庆完全有能力度过这次危机,可是……
就在救灾的过程中,又有四五个州出现了同样的灾情,并且明显具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
如果江南十八州和渝中路十一州全部沦陷的话,那么等于说庆国三分之一的领土都会被百里霜变成一片死地。
更何况这受灾的三分之一的领土,又几乎占了庆国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这意味着如果不能及时制止百里霜的蔓延,庆国今年将只能收获往年四分之一的粮食。
这意味着什么,是显而易见的。
“没有办法了,我们根本阻止不了”,李承泽看着下面反馈上来的数据,浑身充满了无力感:“知道事情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可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没事的没事的”,范闲虽然也慌的不行,但还是抱着一丝希望:“总不可能全部都被污染吧,我们还是有大片的土地可以用的,你相信我,我,我们现在种一些番薯土豆之类的,还来得及!”
“你想的太美好了”,李承泽摇摇头:“如果只是这样一场灾难的话,我们或许还能勉强渡过去,可是北齐一定会借此机会……”
“报!”没等李承泽说完,谢必安推门进来:“陛下,刚得到军报,北齐上杉虎带五万人马直取我定州!另一边西胡自治区边境也开战了。”
李承泽皱紧眉头:“情况如何?”
“幸亏陛下之前早有安排,叶完率征北军阻击上杉虎人马于定州城外二十里;而征西军也在靖王殿下的带领下,击退敌军,没有让北齐人占到一丝好处。”
范闲稍稍松了一口气:“征北军是叶小将军一手带出来的,弘成也是亲自组建了征西军,这两处守卫我庆国边境多年,自然是靠得住的。”
可李承泽依旧面色凝重:“北齐知道我方的战力要胜于他,也知道在边军身上捞不到什么好处,但之所以依旧在北方西方全面开战,必然是另有所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范闲也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北齐这是想借着战争来加速消耗我们粮食储备啊!”
李承泽长长的叹了口气:“可是这件事就和百里霜一样,我们清楚的知道后果,但没有任何应对的办法。”
“是啊”,范闲感受到了李承泽的那种无力感:“现在主动权在北齐手里,我们不可能不应战,但一旦应战,国内的情况就会更糟。”
李承泽伸手掐了掐眉心,摆摆手让谢必安先下去:“预留下灾区需要的银粮,剩下的全力供给边军。”
谢必安领命下去了,整个居安殿里的空气沉闷的几乎能滴出水来。李承泽目光有些空洞:“这样拖下去只会更糟,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
“承泽,你先去休息一下吧”,范闲劝道:“你都已经四五天没合眼了,这样熬着没等想出办法来,你就先撑不住了。”
李承泽摇摇头:“我哪里睡得着,西胡南诏东夷城相应的物资调动我还没安排妥当呢。”
“先别管那一些了”,范闲把李承泽往寝殿推:“那些我来处理就行了,我给你熬了安神药,你好好睡一觉。”
李承泽拗不过他,便接过碗来喝了,乖乖躺在床上闭上了眼。不知是范闲的安神药确实见效快,还是李承泽这几日真的累了,没一会时间便睡着了。
看着李承泽在睡梦中都紧缩的眉头,范闲心疼的不行,可面对眼前的困局,他也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来。更何况……
范闲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这不是通过鉴查院渠道来的信,而是一封没有任何标识的私人信件。信封上写着“绝密,范闲亲启”。
范闲在看到这封信的第一时间,就有一种预感,这封信可能和婉儿有关,因此他并没有拿给李承泽看,也没有告诉他这件事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