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庆那边这几日倒没再搞什么幺蛾子”,太后叹了口气:“他们也差不多该黔驴技穷了。”
小皇帝往后一靠:“这种舆论上的煽风点火,也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几张报纸就想动摇我大齐这么多年根基,也没那么容易。”
太后捏着眉头:“这一通下来,咱们损失了多少?”
“别的都还好说,只是这国库……”小皇帝摇了摇头:“就当是破财免灾吧,只要熬过今年冬天,我们就能慢慢恢复过来。”
“朕也没心思跟南庆耗了”,小皇帝皱了皱眉:“等明天开春,把兵马养足了,直接把西胡强攻下来,应该就能够弥补我们这次的损失了。”
想法很美好,但是对草原打主意的,可不止北齐一个。
“都准备好了,明日启程。”范闲把最后一箱行李扣好,拍了拍手转过身来。
“三年时间到了,小范大人当时许诺我的西胡草原,什么时候能给我?”李承泽靠在软榻上,有一搭无一搭的翻着范闲的诗集。
“这不就带陛下收货去了嘛”,范闲凑过来道:“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不费一兵一卒收获整个草原。”
李承泽把诗集往桌上一放:“这次你打算带多少人去?”
“御驾出巡的规格不能少,两千禁军。”范闲深处两个手指晃了晃:“不过后期,我可能要调动一下边军,不过陛下放心,不会损伤我庆国将士一分一毫。”
“哟,这么有自信”,李承泽瞧着他神神秘秘的样子,不由得来了兴致:“那我便等着,小范大人可别让我失望啊。”
第二日一早,御驾出京往西北而去,京都的事情,交给了衡亲王承平,这一举动透露出来的意思,却是这些大臣不敢胡乱揣测的。
御驾后面的一辆马车里,坐着的是那位被送来和亲的巴娅,此次李承泽把她带出来,便是要完璧归赵。
如今已经十月中旬,往年里居安殿都已经开始烧地暖了,京都尚且如此,再往北的草原上,那更是提前要进入冬季了。
因此谢必安给李承泽带了好多件厚厚的披风,而范闲却只带了几件薄薄的棉衣,看的李承泽直皱眉:“我们这个冬天可能都要在草原过了,你确定只穿这么点?”
“我们也离开京都七八日了”,范闲靠在马车上一脸的惬意:“承泽你可觉得冷吗?”
李承泽一愣,随即掀开车帘感受了一下外面的气温,有些疑惑:“还真不算冷,往年这个时间,京都都要比这气温低一些。”
“这就对了”,范闲笑的十分开心:“我掐指一算,就知道今年冬天,必然不会冷的,根本用不着穿那么多衣服。”
李承泽嫌弃的撇了撇嘴:“装神弄鬼什么,你什么时候开了天眼不成?”
“哎,你别不信啊”,范闲抬脚踢了踢李承泽的鞋:“我去年就说,今年江南地区肯定会有水患,让你提前加固水利设施以防万一,怎么样,是不是连这下了好大的暴雨?”
“还真是”,李承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若不是你这么坚决的加固了堤坝,就今年这雨水,恐怕真得损失不小。”
“所以啊,范半仙告诉你,今年必定是个暖冬。”范闲得意洋洋的翘着脚。
李承泽来了兴致:“讲讲呗,虽然我不一定听得懂。”
“这可就说来话长了”,范闲盘腿坐好:“我们那个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
“之所以叫四大文明古国,就是人类脱离原始野蛮状态之后,最初形成的国家,也是文明的起源。在考古学上,文明的三条标准,一是有足够规模的城市和人口,二是有文字,三是有较为复杂的礼仪建筑。”
“等等,考古学又是什么……”李承泽努力分析着范闲话里的每一个词。
范闲略一思索:“你可以理解为……以研究为目的的非营利性质的官方盗墓活动。”
见李承泽点了点头,范闲接着说道:“世界有这么大,之所以这四个地方能形成了文明古国,取决于它的自然环境,四大文明古国分别对应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恒河流域和两河流域。”
“只有才地理条件良好,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深厚的地方,才会出现最初的文明。而在后续的发展中,人类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才有能力去探索征服那些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域。”
李承泽大约能听明白,但是依旧很是疑惑:“可你说的这些,跟你能预测有什么关系?”
“我想说的是,最初的人类是脆弱的,因此最初文明的出现,就能够明确的体现自然条件的优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