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话让李承泽和范闲都有些歉疚,范闲打破僵局:“难为你和若若了,我和承泽在此谢过了。”
“我们之前何必言谢”,李弘成抿抿嘴:“若若的意思是,希望这两个孩子的名字都由小范大人来取,就说是陛下赐名。”
“我来取?”范闲转头看看李承泽,见李承泽冲他点点头,便知道不是客套:“这样吧,取一个双生子的名字,但外人还看不出来。”
范闲在屋里踱步,脑子里飞速闪着无数个名字,忽然一句诗出现,让范闲灵光一闪。
“李羲和、李若华。”范闲停住脚步,抿着嘴十分满意的表情。
李承泽和李弘成异口同声:“有什么说法吗?”
“取自《楚辞·天问》中,‘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一句。”范闲解释道:“‘羲和’是神话中的御日之人,通常代指太阳;而‘若华’是神木之花,也就是所说的扶桑,生长在日出之处。”
“希望小皇子能快快长大,保护姐姐,也希望他们姐弟俩能相互守望。”
“这个名字好,若若肯定喜欢。”李弘成满意的点点头。
“那朕便下旨赐名、封地,封靖王之女李若华为衡阳郡主”,李承泽拿起笔来开始写亲笔诏书:“弘成,你觉得如何?”
“衡阳?”李弘成有些惊讶:“这地方是江南路能排到前五的富庶之地,陛下这么大手笔?”
“如今的封地改制之后,已经没有征兵纳税的权利了”,李承泽一摆手:“不过是个能让郡主休憩散心的地方罢了,不算什么。”
封地改革也是范闲提出的,大幅度减少封地的数量,即便是有,所有的权力也都归于朝廷。像李云睿那种在信阳封地偷偷养兵的行为不可能在发生了。
但李承泽愿意至少名头上给郡主挂个封地,这份恩宠也是独一无二的了,李弘成自然明白:“多谢陛下。”
“对了”,李弘成突然想一件事来:“若若说乳母的的饮食里切莫放盐,怕你们不知道,嘱咐一句。”
李承泽和范闲相视一笑:“我们不用乳母,范闲说孩子应该自己亲手养才好,有利于培养感情。”
“你们养……你们怎么养,你们怎么喂他啊。”李弘成表示不解。
范闲献宝一样嘚嘚瑟瑟的从婴儿床里拿出一个水袋,袋口被拿什么东西改造过了:“我拿鱼胶做了个奶瓶,这样和承泽就能亲自喂他啦。”
李弘成接过来看,轻轻一挤水袋,里面的奶汁就从袋口鱼胶的小洞里慢慢流出来。
“小范大人果真厉害,这东西真精妙。”弘成赞叹不已。
范闲拿了另一个包好的奶瓶,又指着墙边的小婴儿床:“这些我都是一样做了两份,你走的时候给我小侄女带回去。”
“小范大人盛情,那我就不客气了。”都是一家人,这点东西倒也不用推脱。
“西胡那边状况如何?”李承泽问道:“战情很紧张吗?你怎么还受伤了。”
“一切都很顺利”,李弘成从怀里掏出几份军报:“这是我们和三个王帐之间的书面约定,我们拨了刚刚够他们过冬的粮草,他们也允许我们的人进入受灾的草场,去调查草场枯萎的原因。”
“好,朕立刻派科研院和鉴查院的相关人员去调查”,李承泽抚掌大喜,这是将手伸进西胡草原,名正言顺的第一步。
“我和陛下的意思,是想借此机会,和西胡逐渐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让他们生产生活上都无法与南庆分割。”范闲和李弘成详细讲了他们的计划。
“我明白了,这个计划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李弘成大约听懂了这个思维超前的计划:“那我得赶快回西凉,立刻着手开始。”
“也不必这么着急”,李承泽摆摆手:“好好陪陪若若,至少也等郡主过了满月再走啊。”
李承泽看着弘成,原本风流倜傥风花雪月的靖王世子,在这些年的西凉军旅生涯中,逐渐蜕变成一个眉目硬朗的将军模样。
这是跟他一路走来的好兄弟,如今也成家立业战功赫赫,李承泽心里由衷的为他高兴。
小皇子和小郡主的出生,冲淡了所谓娴贵嫔去世的消息,庆国上下都在为这两个小孩子的降世而庆祝,礼部更是忙着准备着满月的庆典。
北齐小皇帝那边,看着尹小葵传回来的消息,嗤笑一声:“收范闲妹妹的孩子为皇子,这李承泽莫不是不行?”
“陛下想如何?”太后在一旁开口:“要派人将这个皇室秘密散布出去吗?”
“不”,小皇帝十分果断的拒绝了:“这个秘密现在切不可说出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