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闲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安抚了哭到抽搐的小葵,让她先回到马车上休息。
“王启年,你觉得这是怎么回事。”范闲站在马车边上,皱着眉头问道。
王启年看到这场面也很是不忍:“大人,这多半也是北齐的手笔吧。”
“杀了十国国君,现在又屠村”,范闲眼中似是冒火:“争权夺利为何要牵扯百姓!还有没有点为君之德了!”
“大人,那这小葵姑娘,怎么办?”王启年瞧了瞧马车说到。
范闲略微沉吟片刻,拨开车帘询问尹小葵的意见:“要不你跟我回京都吧,我妹妹开了一家医馆,你可以去那帮忙。”
小葵抹了把眼泪,点点头:“多谢小范大人收留。”
“老王,你现在就带她先回京都吧,我怕在东夷城耽搁下去,还有变故”,范闲皱了皱眉头:“我一会传信,叫沿路的暗哨接应你。”
安排好了小葵,范闲赶紧折返,天黑前回了东夷城,和李承泽讲尹家村被屠村之事,李承泽也是一惊,随即又陷入沉思。
“我真没想到北齐那个小皇帝如此心狠手辣,刺杀也就罢了,竟然连屠村这种事都做的出来!”一说到这事儿范闲就止不住的怒火。
“我觉得似乎哪里有什么不对”,李承泽紧锁眉头:“北齐为什么要屠村?”
“为了掩盖证据……”范闲说到一半也发现了问题所在:“不对啊,宋国国君已死,我们也捉了梁闻道,证据确凿,本就不需要尹家村做什么。”
“没错,在这件事上,杀不杀尹家村没有意义,那就说明还有别的原因”,李承泽点点头:“比如说……掩盖某些人的过去。”
“如此说来更加佐证了我们的想法”,范闲庆幸之余也有些担心:“那我们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了?”
李承泽耸了耸肩:“没办法,不冒点险,怎么放长线钓大鱼?”
“真的好累啊,天天勾心斗角没完没了”范闲往李承泽身腿上一躺,闭上眼:“对了,东夷城你到底想怎么改革?”
“废诸侯国制度,并入庆国政体,下设州县”,李承泽想了想:“但其实我并不想动东夷城的贸易形式,你觉得我该怎么做呢?”
“有一个词叫‘一国两制’”,范闲躺在李承泽腿上,扬起脸来看着他:“行政体制必须按照庆国来,统一管理,但是商贸方面,朝廷不加干涉,让东夷城还是拥有一定程度的贸易自治权。”
“但不全面的管理,会不会产生不稳定因素。”李承泽有一些担心。
“贸易自治只是为了保持东夷城的活力,而行政体制的统一就保障了朝廷对东夷城的管控。”范闲搓着李承泽衣服上的刺绣说道。
“说的有道理,大哥和云之澜共同管理,双方都有牵制。”李承泽点点头。
“即便有什么情况,我们还可以采取经济制裁”,范闲语气很是骄傲:“明天带你去见一个人,你就放心了。”
“如此甚好。”李承泽笑了笑,拿起笔开始补充新的旨意。范闲在外跑了一天,也是累了,就枕着李承泽昏昏欲睡。
“这姿势挺不舒服的,你先上床去睡吧,我看完这些就去。”李承泽推推他说到。
“没事,挺舒服。”范闲懒得动,又赖皮似的拱了两下。
见委婉的方式没用,李承泽只能直说:“主要是你压的我腿麻,赶紧走。”
“哦。”范闲这才起来,头发有些乱,撅着嘴往内室走:“你快点来啊。”
李承泽瞧着范闲的背影笑了笑,心里却在挣扎,到底要不要告诉他实情呢?
第二天一早,城主府中当朝皇帝下了最新的旨意:
“东夷城及周边诸侯国,正式并入庆国政治体制中,和原本的五路为同一等级。东夷城为本路首府,仍由云之澜和和亲王共同管理。”
“和亲王所率的一万精骑,转为东夷城驻军,云城主拥有同等的调配权。”
“废除诸侯国制度,由朝廷重新划分州县,委任官员,与庆国各地保持相同的赋税制度。”
“根据先帝时期的约定,以及范院长的提议,东夷城商贸自治不变,并且朝廷予以支持,在商贸通行税上进行一定的减免。”
“对于一些被诸侯国制度剥削致残的百姓,朝廷予以补助。而农业条件差的贫困地区,朝廷将会派出官员进行帮扶,尽快恢复正常农业生产。”
这几道旨意,是极得人心的,商人、官员、百姓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处,而依旧任用云之澜,更是让东夷城的民心保持安稳。
“云城主,朕便将这东夷城交给你了,有什么事情可与和亲王商量,朕相信你们的能力。”李承泽将新的任命诏书正式交给云之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