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点就连本将军也很佩服。”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本宫只看重结果,至于过程……”
他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来。
“英雄所见略同。”
洛璃突然推门而入,调皮一笑:“你们俩在聊什么?大白天关起门来,不闷吗?”
林西风瞧着她全然变了一副面孔,前一秒还严肃正经,这一刻却仿佛变了,变得柔情似水,眼含春风:“阿璃,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你好不容易来了,想着便睡不着了。”
赵略蓦地咳嗽几声:“那你们先聊,本宫还有些事情。”
他推着轮椅出去,雪松早已在门外候着。
“她什么时候来的?”
雪松道:“有一会儿了。”
赵略垂眸,有些失落:“罢了,林将军来了,她比谁都高兴。”
“殿下,再怎么她也是你的皇妃。”
“是又如何?得人却没有心。”
雪松推着赵略从走廊处远去,他很是有些埋怨道:“殿下,你也太纵容皇妃了。”
“你没看见,林将军眼里只有她,把旁人不放下眼里,他是个多么残忍的人呐,在战场上不知杀了多少人,一个眼神都把人吓得直不起脚,却……”
“却什么?”
赵略的声音显得沧桑而无力。
“却只有在皇妃跟前,如此温柔。”
雪松看着赵略的神色越发冷漠,便住嘴不再言语。
赵略殊地抬头望向这澄澈的天,正如刚才她所言,天气很好。
林西风是如此。
他又何尝不是如此待她……
--------------------
第37章 二世(三十六)
===============================
一转眼已经是春意渐去,夏天靠近了。
皇上早已在三月就拟订好事物,于六月十六微服出访去南融。
太子的观景台也于四月已经完工,这代表着南融此次灾难彻底过去,防洪大堤竣工,水渠完善,此地百姓再也不用担心绵长的旱灾了。
皇帝此次去往南融最终目的便是去那光景台,亲自提笔昭告天下,以示自己以民为天的决心和传统。
这也是他在位时的功德一件。
到了六月,各宫跟随皇帝出访的名单也已经确认,可谓是规模宏大。
太子这半年也几乎没有回到宫内,都是亲自在南融监守,等皇上到那观景台一览,便是此事的落笔,所以皇后千叮咛万嘱咐,叫他在这种节骨眼上务必细心。
坤宁宫内,已然接近徬晚,树梢头开始有了蝉鸣音音。
德妃坐在皇后身侧,仔细看着她,面露担忧和疑惑:“娘娘,你为何脸上有些忧愁之色?莫非出了什么事情?”
皇后无力抬眸,右手揉了揉自己眉心:“罢了,不知为何,心里总有些不安稳。”
“娘娘定是为了太子忧心。”
“不过马上就可去南融一观太子功绩,到时候可谓人人称颂,是件流传千古的大好事,为何娘娘还不安稳呢?”
“妹妹可知道,千钧一发之际,越是大动干戈,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娘娘细心是好的,毕竟在宫里见惯了尔虞我诈,不过我想如今怕是没有人再有贼心从太子身上打主意。”
“如果要有主意,也不用等到今日,虽然千钧一发之际没错,但是自身也要担风险的。”
“我想就连那位承乾宫的主儿,也没有这样的胆大。”
皇后略微舒展了些,坐直了身子道:“本宫也希望是未雨绸缪多虑了。”
“不过看如今的形式……皇上居然要亲自去那南融观景台,动作如此之大,众人皆知,此次南融事端皆由太子处理。”
她眸光深沉,仿佛可以看透世间万物般锐利:“太子,此等身份的人,责任重大,本宫担心的就是此次规模盛大,要是有一丁半点的疏忽,可谓是水可覆船。”
“陛下,最容不得,也容不下……”
她目光坚定敏锐地看向德妃,唇角微挑道:“所以,此次南融,定不可有任何闪失,否则功亏一篑。”
德妃继续安慰道:“太子洪福齐天,性格也是敏感细心,继承了娘娘身子特有的优点,一定会没事的。”
“嗯……”
皇后单手扶着额头,嘴里重复轻轻念着:“定会没事的……”
-
洛璃带了些点心和膳食去了宫绣坊。
宛若见到她的时候,正在认真刺绣,可是说是专心,不过眼珠子却一动不动盯在一处,眉梢微微拧着,似是心事重重。
洛璃倒也没有立即上去,而是伫在一旁观察。
突然她的手被针不小心刺到了,嘴里轻“啧”了一声,然后抬头一瞧,这才看到了别处,和洛璃四目相对时,顿时疲惫便也烟消云散,慢慢挤出一抹笑意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