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朝廷根本拿不出证据证明汉王是刘衍杀的,朝廷不可兴兵,陛下也无法责罚,只能如此了!”
崇祯帝喘着气,闭上眼睛,两行泪水瞬间从眼角流下:“想那刘衍屡次击败清军兵马,巨鹿之战、济南之战、锦州之战,而后开封之战,一次次的大捷之下,朕以为国朝有了一位可以力挽狂澜的大将,朕以为刘衍便是当世的郭子仪!可谁又能知道,刘衍却是当世曹操!”
洪承畴叹息一声,暗道:“刘衍自然不是郭子仪,可陛下也不是唐玄宗啊!”
陈新甲说道:“陛下,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朝廷应给刘衍以惩罚,坐实其救援不力的罪责,尽快将汉王之死的事情了结,以免朝野动荡、节外生枝。”
现在陈新甲最担心的就是朝廷那群东林党人,一遇到大事,东林党出身的御史言官和所谓的清流便会站出来,如同疯狗一般上蹿下跳,不将局势彻底搅乱誓不罢休,没有一个人是为了解决问题、稳定局面,全都是搅屎棍!
洪承畴同样如此,说道:“陛下,如果汉王之事让朝廷御史言官抓住不放,那局势便会失控,到时候刘衍那边如何稳住,朝廷也没有精力去围剿李自成了,刚刚好转的局面,又将开始败坏!”
崇祯帝睁开眼,双眼通红的看着洪承畴和陈新甲,问道:“如何惩罚刘衍?”
二人也犯了难,责罚重了,担心刘衍愤怒再去生事,责罚轻了,崇祯帝这边又不可能同意。
见二人都不说话,崇祯帝咬着牙说道:“拟招:山东总督刘衍救援藩王不力,致使汉王一家死于奸人之手,后又看押人犯不力,致使人犯尽数死于祸患,其罪不小,今予以斥责,并罚俸五年……”
说到这里,崇祯帝犹豫了好一会儿,才继续说道:“钦此!”
洪承畴与陈新甲顿时松了一口气,汉王之事可以告一段落了。
崇祯帝随后又说道:“阁老要警告刘衍一番,告诉刘衍,山东是大明的山东,如果他不能镇守地方,朕也绝不会再姑息!”
“臣,领旨!”
洪承畴与陈新甲出了皇宫后,二人相视苦笑,便一同上了洪承畴的马车。
“阁老,刘衍如今势大,朝廷基本上已经无法压制了,今后如何是好?”
洪承畴叹息说道:“走一步算一步吧,眼下最重要的,是尽快征调各镇精兵南下,尽快围剿李自成所部。”
“我看,还是征调杨国柱、王朴、李辅明三部,再加上唐通、马科、曹变蛟三部。”
陈新甲问道:“这么多的总兵官,谁来统领?”
“陕西总督孙传庭!”
“他?”
陈新甲摇头说道:“他资格不够吧,那几镇骄兵悍将能听从孙传庭的指挥?”
洪承畴想了一下,说道:“那我改日去面圣,给孙传庭请下尚方宝剑。”
“阁老为何如此看重孙传庭?是因为此人善战?”
洪承畴说道:“这只是其一。在者,朝廷也必须尽快扶持一个可以与刘衍相互制衡的人,孙传庭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陈新甲摇头说道:“我看此事太难了。杨国柱、王朴、李辅明、唐通、马科、曹变蛟几人之中,除了唐通、马科之外,其余四人都与刘衍关系不错,这一点阁老应该最清楚。让孙传庭带着他们出战李自成大军,我看恐怕是败多胜少。”
洪承畴面色凝重,说道:“那就只能看天意了!”
第四百三十三章 收获
青州府城西北方向,七里庄。
这处村庄在种植番薯之前并没有什么名字,当地人都称之为北庄。自从杜峰与张耒带人在这里试种番薯,幕府为了便于联络,便采用农部的叫法,将这里命名为七里庄。
刘衍听闻后,还笑着对苗绍说道:“七里庄?村子里是不是还要一种叫七里香的花啊?”
苗绍被问得当即愣住。
六月初的田间炎热无比,张耒和杜峰挥汗如雨,带着一众农部的官吏和七里庄的百姓在田间忙碌,众人全都赤膊上身,光着膀子在田里收获着。
“哈哈,杜顾问,这番薯真的是高产啊,几十颗秧苗种下去,收获的番薯就有这么多!”
杜峰笑着说道:“这算什么,那几十颗秧苗连一亩地都没种满,我估计着,此番收获也就是一千多斤左右。”
“有那么多!”
张耒大笑着,说道:“几十颗秧苗就能产出一千多斤,这可是闻所未闻啊。要是小麦和稻谷也能有如此产量,那天下就真的太平了。”
杜峰说道:“小麦和稻谷怎么可能如此高产?倒是这番薯,我在马尼拉的时候曾见过,一亩左右的番薯种下去,只要肥料和水足够,没有什么病虫害,收获的时候能有三千多斤的产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