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倒是徐浩锋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
因为……这句话,是他写的。
而听,是从二老爷那边听来的。
他觉得很好,就把这话加了进来。刚好也作为《一代宗师》里一种很模糊的习武之人的心态不同阶段。
算是一个等级的佐证。
可随着杨蜜的解释……徐浩锋不自觉的问了自己一句∶
“我写这段台词的时候……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而就在这时,王佳卫忽然开口说道∶
“你有带那四句台词来么?“
“有。“
杨蜜应了一声,翻开了笔记本。
俩人顺着她的动作,就看到了整个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
以及那张泛黄对折的A4纸。
从那上面的折痕,俩人就知道……这四句台词,真的被人经常在翻阅。
而随着杨蜜递过来后,王佳卫打开看了一下……
微微点头∶
“那第二句台词呢?“
“第二句台词,我觉得应该是她对梁潮伟说的吧“
王佳卫听到这话,忍不住看向了徐浩锋。
似乎有
些无语。
徐浩锋耸耸肩∶
“我就告诉她男主角是梁潮伟,其他的可什么都没说。“
杨蜜也没说什么,只是继续说道∶
“这第二句台词的解读,其实是最苍白的一种。我能推测出来的并不多,但我结合第三句台词,也就是“当年要真硬着性子把戏学下去,我定会是台上的角儿“这段话,却觉得应该是同一场里面说的。
它们前后呼应,让宫二对着梁潮伟,在某个阶段,说出了这句话。
而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在俩人同时处于那种……炙热的火花只需要轻轻一碰就会点燃的时候,只差一步,似乎俩人就能戳破那层纸,可偏偏宫二主动熄灭了它。
所以,宫二和梁潮伟,在戏里面应该是有这样一种感情基础。用戏剧最基础的理论模板来讲,那就是创造矛盾,产生矛盾,激化矛盾,最后结束矛盾。
俩人应该是相识一场,彼此之间互生情愫。可最后,掐断这段感情的,一定是宫二这一边。“
“为什么呢?“
王佳卫问道
“为什么你断定是她主动的。“
“因为她性格中更有着一股子“只能进、不能退“的倔强和硬气。“
复述出了宫二的介绍,杨蜜说道∶
“我和我的师父于诚惠先生有聊过许多关于民国武林的事情。民国的武林,凡事再大,大不过规矩二字。因为规矩,是那座武林存身的根本。而这个观点,在师兄您出版那本《逝去的武林》里,也得到了佐证。“
徐浩锋微微点头。
“对的,确实是规矩。“
“而我把宫二的脾气,也就是那只能进不能退的倔强,联想到了宫家的家规,也就是武林的规矩。
宫二的性子,应该是天大地大,大不过宫家。
而如果宫家想要被这句话支撑起来,那么它就一定是那个时代武林的缩影。
所以,在宫二心里,家里的规矩,同样是武林的规矩。而只要是武林中人,一切都大不过规矩。
同样的道理,宫二的心里,任何事情都没有作为“规矩“的具象化表现,或者说载体的“宫家“来的重要。
宫家,是武林规矩的化身。
而宫家的人,从出生起,也会成为规矩的化身。
规矩,是武林的存在根本。也是宫家的立世之本。宫二也不能例外。“
杨蜜一字一句的把自己的观点解释清楚后,指着王佳卫手里那张纸∶
“而第四句台词,就是我的说法的最佳佐证。冒犯宫家,在宫二这,就是冒犯了规矩,规矩不能乱,乱了,武林就垮了。所以,在宫二心里,规矩大过一切。哪怕是委屈了她自己,可宫家也依旧要立在这人世间。“
说着,她伸出了两根手指∶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宫二心里,有两座武林的原因。
一座,是真正的武林,也就是宫家。
一座,是她自己的武林。
真正的武林不能垮,不管做出多大的牺牲,她都要保证它的存续。所以,在集体与自我之间,宫二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集体。
这也是为什么她说她这辈子都无法再见众生了。
这是一个很哲学的命题,我们生来懵懂,求知探寻,最后回归本我。在集体与个体之间,究竟是人性的无私,还是自私,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而她的选择就是牺牲自己的自私,维持住宫家的体面与尊严。
她就像是当年承载了“无国便无家“的中华武士会的创办宗旨一样,为了国、为了家,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 ' ')